十濮议之争(下)-《宋翔》


    第(3/3)页

    史弥远道:“那么第二件是什么。”

    卫泾道:“皇帝命礼部议论追赠淮王的谥号。但文焕、章得臣、刘洽、李浩、高见翔等五人联名。要求皇上称淮王为“皇叔”而不是“皇考”。

    王居安有些不解。道:“这是做什么。莫非又是一次濮议之争吗。”

    史弥远摇摇头。道:“沒有那么简单。如果我猜得不错。文焕、章得臣等人的背后。一定是梁克家和洪适在指使的。”

    王居安道:“梁克家和洪适好端端的。怎么想到议论淮王的名份呢。”

    钱祖象笑道:“他们不是在追赠淮王的名份。而是针对新法。一但皇上认孝宗为‘皇考’就可以用‘子不改父’为由。來反对新法了。”

    王居安又道:“如袓象兄所说。梁克家和洪适为什么要这么反对新法呢。”

    史弥远道:“这到并不奇怪。皇上变法的目地是为了富国强兵之后。收复失地。而梁克家和洪适素來主和。因此他们决不会希望皇上变法成功。一定会想尽办法。阻扰变法。可惜这两个人看不淸大势。这以经不是孝宗皇帝当政的时候了。有太上皇能够在背后给他们撑腰。现在的太上皇。只能够躲在德寿宫里。安渡晚年了。这件事情后來怎样处理的。”

    卫泾道:“皇上在金殿大发雷霆。然后下旨。尊淮王为‘皇考’。谥号:昭穆。以茔为园。即园立庙。不复再议。”

    史弥远点点头。道:“快刀斩乱麻。好啊。皇上虽然年轻。行事到也干静利落。文焕、章得臣等人是怎么处理的呢。”

    卫泾道:“沒有处理。皇上听从陈俊卿之言。认为他们议论礼法,情有可原。因此并不治罪。”

    “哦。”史弥远这到有些意外,道:“皇上竟能够做到这一点吗。看來皇上虽然年轻。到是颇有一代雄主之资啊。”

    王居安道:“大人这是何以见得呢。”

    史弥远道:“因为文焕、章得臣等人是议论礼法。又是言官。如果皇上轻易责罚。只怕会引起整个谏台的不满。加上又有梁克家、洪适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只怕又揪起一场争乱。这样一來。先前的果断就全都白废。但皇上只追赠淮王。不究文焕、章得臣等人之罪。就将这股风波轻易的避了过去。想治他们。日后还有的是机会。”

    钱象祖道:“只怕是杨炎等人在背后提醒皇上。也说不定啊。”

    史弥远道:“那也要皇上能够听从才行。能够不以自己的好恶而治人之罪。这可是一代雄主的资质。所以我们绝不可小视了皇上。还有一件事是什么。”

    卫泾道:“是梁克家和洪适向皇上推荐朱熹为翰林学生。兼侍讲。”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