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连盟定议-《宋翔》
            
            
            
                
    第(2/3)页
    同时阿里在西夏以经成功的组建了一支小型商队,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基础,因此借机发展壮大,正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众人商量议定之后,杨炎立刻进宫,将事情原原本本告诉给赵忱。但赵忱听了之后,却有些犹豫,道:“姐夫所议虽好,不过我们大宋当年不是也曾与金人连盟灭辽。然而在灭辽之后,金人却立刻背盟弃约,入侵我大宋,以至江山沦陷,二帝北狩。如今又与异族连盟,朕恐怕又会重蹈覆辙啊。”
    杨炎听了,微笑道:“官家多虑了,连盟对敌,自古常有之事,在列国间,就东方六国曾合纵伐秦,使秦人不敢出涵谷关,若不是张仪施展连横之计,破六国合纵,恐怕秦国早灭,始皇岂能扫平,统一天下。后汉三国时期,蜀吴曾连合对曹,乃有赤壁之胜,始成三足鼎立之势。”
    赵忱道:“姐夫说得这些朕也都知道,只是列国年间,后汉三国时期,都是汉族自己连盟。而金与蒙古匀属异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朕才有此但心。”
    杨炎道:“两汉时张骞、班超出使西域,连合西域诸国对抗匈奴。唐时设安西四府,连合西域各族以制突厥,可见与异族连盟,逐豺狼而遂虎豹,也非全无可,官家不可因噎废食。”
    赵忱听了点点头,道:“姐夫说虽然不错,但是万一我们联盟打败了金国之后,蒙古又与我们大宋反目成仇又该如何是好呢?”
    杨炎指着地图,道:“我大宋如果打退金军,收复失地,同样也会与蒙古连壤,届时是敌是友,亦未可知。而且大宋当年连金灭辽之策本身并无错,只是徽宗皇帝失德,六贼当道,至使国政,军纪松驰,才使金人有可趁之机。东京失守、大宋南渡却并非连盟之错。因此与谁连盟均不要紧,关建是我大宋自身是否足够强大。”
    赵忱微微一怔,若有所思道:“只要我大宋自身保持强大,更可无忧了。”
    杨炎点点头,道:“国弱,则敌国相欺,国强,则敌国相敬,便是如此。汉唐之时,国力强大,便可逐使异族,为我所用。”
    赵忱也点点头,道:“姐夫说得有道理,就依姐夫所言,与蒙古连盟。”
    杨炎忙道:“不过现在还不宜与蒙古正式联系。”于是又将职方司商议的结果告诉给赵忱。然后又道:“在朝廷正式与蒙古连盟之前,也不宜让其他人知道,以免走漏消息。”
    赵忱听罢,也十分满意,道:“姐夫想得果然周全,一切就如姐夫所言,尽管去布置去吧。朕有姐夫相助,中兴大宋的大业必可成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