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整编禁军-《宋翔》


    第(2/3)页

    虽然金国在边境曾兵,并不一定就是有意要南侵,但大宋也不能不防。因此赵忱立刻下旨,命杨炎、李显忠、陈敏、戚方等人立刻着手开始付责重新整编三衙禁军的各项事宜。

    在军队的编制上,南渡以后,大宋是实行将级编制,即一将为三千人。二将或三将组成一军,军的首领为统制,副职为统领。但杨炎认为这样的编制,使兵力组成太过单一。因此建议改为正将、副将两种编制,正将编制为两千人,副将为编制一千人。

    俱体编制组成,为每十人一伍,设伍长一人;每十伍为一队,设队长一名,每五队为一营,营首领为准备将。两营为一个副将编制,四营为一个正将编制。每一军的人数为五千至八千人,按若干正、副将编制组成,设统制一名。其中一军人数在六千以下,设一名统领,人数在六千人以上,设两名统领。

    这样层层管理,命令可以逐层下达,也有利于指挥。而且在战时,统制阵亡,由第一统领暂时接任指挥,统领也阵亡,则由第一正将接任指挥,然后依次类推,可以保证在战场上作战时将令可以层层下达,各自指挥。

    按照重新整编之后的兵力布置,殿前司的总兵力为九万六千人,分为前、后、左、右、中、选锋、催锋、胜捷、骁捷、游奕、踏白、捧日、拱圣十二军,每军八千人。其中捧日、拱圣两军是驻扎在建康城內,责任维护城市的沾安和皇宫安全。

    马军司的兵力总数为三万,为全骑兵编制,分为骁骑、忠锐、威边、飞骑、威远、克戎六军,其中骁骑军为七千人,前身就是选锋军,包括五千轻骑和两千俱甲骑兵。忠锐、威边、飞骑军匀为六千,都员轻骑兵。威远军三千,是全俱甲骑兵。克戎军两千人,即是象军,目前有战象四百八十多头。

    步军司的总兵力为五万人,分为前、后、左、右、中、雄武、效顺、常宁、劲勇九军,其中,前、后、左、右、中军为六千人,雄武、效顺、常宁、劲勇军为五千人。

    并且在禁军中另设两万五千水军,名议上隶属于殿前司之下,由李宝出任水军都统制,兼任主管殿前司副公事。其中一万水军驻守襄阳,一万五千水军留守建康。

    当然还有惊燕军,也是划归在殿前司的之下。两名统制甴韩照静和张文珠但任。复国之后,赵倩如以经很少过问惊燕军的军务,现在怀了身孕,更是不能管事了。倒是赵月如,却还念念不忘,没事总往惊燕军跑,当然女兵们也非常欢迎自己昔日的主将。

    在大宋复国一年多的时间了,三衙禁军基本恢复了原来的编制,如果按照新的编制规定,三支禁军都存在着兵力不足,一些新成立的番号跟本就没有士系。其中步军司差额最大,差了一倍有余,而马军司虽然人数差额不大,但因为重新编制之后,改为全骑兵编制,因此所有步军都要改编到其他军中去。留下来的,只有一万五千多人了。而且战马数量也只有一万八千多匹,数量都严重不足,需要补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