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七回家-《宋翔》


    第(3/3)页

    随后赵忱在观武台上高声朗读为阵亡战士致哀的祭文,并宣布了对阵亡将士的嘉奖。接下来就是对其他将士的封赏进级。当然这些进级的命令早就以经传到了四川,众将都以经知道自己晋升的官职,不过现在是由皇帝亲手颁发晋升令,也觉得十分光荣。同时每个人还根据功劳大小,获得数目不等的赏钱,除了杨炎获得食邑之外,其他统制以上的将领还都被赐给数额不等的土地,因此众将士都皆大欢喜。

    当然还有驻扎四川的将士不能亲自到建康来接受封赏,但这次也一并宣布,并派使臣带到四川,散发给将士们。

    最后,赵忱又宣布当晚在宫中举行国宴,庆贺胜利,同时犒赏叁军。

    接着赵忱在殿和单独招见杨炎,陪同的还有韩彦直、赵汝愚、王炎、辛弃疾四人。这时杨炎才将有蒙古使臣随自己一起回建康的事情向众人说明,并且将收集的蒙古资料呈献给众人。

    联合蒙古,夹击金国的事情众人到是都知道,因此对蒙古的资料也十分感兴趣。赵忱道:“杨卿这次不反打败了西夏军,而且还带回了蒙古的使臣又为朝廷立下了一件大功。”

    杨炎笑道:“这个臣可不敢居功,连络蒙古都是赖文政、阿里等人的功劳,臣只是顺便把他们带回建康而己。”

    赵忱笑道:“胜而不骄,我大宋恐怕只杨卿一人而已。”转头又对韩彦直道:“韩卿,你看朕何时招见蒙古使臣为好。”

    韩彦直道:“陛下,联蒙拒金,固然是好计,不过我大宋与蒙古并不相接,联络起来十分困难,恐怕也未必能够行动一致。而且蒙古使臣虽然以经到了建康,但阿里不过是一介胡商,他的见解未必全面,我们并不了解蒙古的真正情况,也不知蒙古的真实意图如何?因此臣以为联蒙之计,还当慎重。”

    赵忱点点头,道:“杨卿,你认为如何呢?”

    杨炎道:“陛下,各位相公,这一点我也考虑过了,唯今之计,只有由朝廷派人前往蒙古,去面见他们的可汗,当面会谈,才能了解蒙古的真实意图。”

    王炎也点点头,道:“这到是个办法,如果不是朝廷亲人派人去探听,我总觉得不放心。不过这个任务说难不难,说易也不易,请能够担当呢?”

    杨炎道:“陛下,臣不才,愿意担任这个任务。”

    赵忱沉呤了片刻,又看了看杨炎带回来关于蒙古的资料,道:“这份资料朕和各位大臣要仔细观看,杨卿则先替朕招待蒙古来的使臣,待朕和各位**卿看完之后,再做决定。”

    然后又对杨炎笑道:“在过一个多月,就是朕的二十岁生辰,就算最后决意由杨卿去,也要等到朕生辰之后再出发。”

    杨炎这才想起,在不知不觉中,赵忱以经完全是个长大了的成年男子,回想往事,也不觉感慨万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