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入账-《我的光影年代》
            
            
            
                
    第(2/3)页
    “…徐争?你等下,我打个电话问问!”
    还真是这样,徐争蛮喜欢这个剧本的,但他不想自己掏钱,于是拉人入伙。
    “这样吧,这项目我接了,你就别找别人了,你当导演,徐争演何三水…”
    杨青脸上一喜:“太好了,那什么时候拍呢?”
    “你先把剧本的逻辑完善一下,我今年没有档期了,怎么着也得明年才能开拍。”
    最主要,橙子映像账面上没有300万…
    ……
    杨青离开,吕潇然坐在办公室里,沉默了很久…
    他在想徐争的那句话:像这种小成本喜剧还是很有搞头的。
    既然他觉得有搞头,那为什么不投资呢?
    应该还是发行问题!
    “别想了,《夜店》后来交给澄天发行了,260万制作成本,换回了1300万的票房!成为澄天唯一一部赚钱的电影!”
    “…是徐争主演的吗?”
    “是他…”
    “那你说我要不要投资?”
    “当然应该投资,最好拉上中影、小马,再拉上黄博,你们三一起出演,票房怎么着也能有2000万…”
    “又是票房…”
    “怎么?谈钱低俗?”
    “…没有,我找曾广贤问问情况。”
    “你要记住,商业电影首先是满足观众的精神需求,而不是个人的私欲表达!市场才是检验一部商业电影成功与否的标准!”
    吕潇然忽然愣住了…
    真没想到一个写网文的居然还能讲出这么深邃的话!
    现如今的舆论是这样的,要么你能做到宁昊那样,就他一个能玩的《石头》,要么你就按照新浪潮的风格…
    所谓新浪潮就是第六代那批人。
    冯晓刚当年真的是被舆论裹挟的,同行们各种看不起他——可以看看《人生在线》,截取的是2000年冯晓刚的一天,有一段参加导演会议,几乎所有的导演都把厌恶、鄙视挂在了脸上,就差直接说‘你丫装什么逼?不就有俩票房吗?’
    吕潇然的《边境风云》,为什么要选择这部片子,就是因为它高级,不是单纯的娱乐片…
    《夜店》则是非常纯粹的娱乐类型。
    纯粹的娱乐类型就叫商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