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开喷(4/5)-《我的光影年代》
            
            
            
                
    第(2/3)页
    “当你的阅片量达到一定程度,研究过专业书籍,就会明白,电影绝不是简单的拍摄,也不是简单的说个故事,这里面有太多的学问,有时候一个精妙的打光就包含着电影人很多心血。”
    “术业有专攻,某个领域的专家在另外一个领域可能啥也不懂,就是门外人。”
    “我推荐这位肖膺教授读几本书,入门级读物,路易斯·贾内梯的《认识电影》,罗伯特·麦基的《故事》…他还是先了解一下电影再出来说话吧!”
    记者接着问:“除了肖教授之外,也有不少网友认为,《大人物》对国民素质的提升毫无意义,对此,您怎么看?”
    “…那看完《阿凡达》就提升了国民素质?”
    真踏马无语,凭什么要一部电影提升国民素质?
    一部商业片,观众看完乐呵一下,为什么要上升到提升国民素质的程度?
    这玩意难道不是教育应该承担的工作吗?
    ……
    其实,《大人物》只能算还不错的犯罪警匪片。
    为什么能拿这么高的票房?
    一句话,时势造英雄。
    国内观众就像是久久没有得到满足的哀怨老妇,但凡是碰见了不错的类型片,便将其捧到高峰,极尽疯狂。
    咱们实事求是的说,即便是2020年,华语电影还在填补空白阶段,虽然也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差的还是很多。
    每一部填补空白的质量过得去的作品,都能拿到高票房。
    这几天,网上到处都是《大人物》破记录的新闻,而有关《大人物》的新闻更是频繁上了微博热搜,这些热搜要么是观众自发支持顶起的,要么是一些明星朋友的拍马屁微博,要么就是一些影评人骂《大人物》…
    这很正常,国内影评界对商业片向来是有偏见的,而且这种偏见存在几十年了,这几年随着商业大潮的兴起,商业片越来越受重视。
    不过评论界对商业片的偏见始终没有减弱,只要是商业片导演几乎都被评论界的老专家老教授们批过。
    这帮人动不动就戈达尔,伯格曼…
    跟不上时代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