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想要自立就自立-《登基吧,少年》
            
            
            
                
    第(1/3)页
    贾家的事情,霍宝听了一耳朵。
    知晓贾老爷病重,贾演兄弟回去侍疾。
    这也是没有办法之事。
    人言可畏。
    如今可是孝道大过天的时代。
    不过并没有听说兄弟两个“归宗”的消息,想来还有的扯皮。
    倒是贾、史、薛,都亮了相。
    让霍宝感觉到红楼世界的的意思。
    至于王家,就不知道那位开国县伯出自哪个王家。
    江宁王县尉(现在的王千户)家?
    还是霍豹的岳家王伍家(现在的滁州都尉)家?
    八卦是八卦,正事是正事。
    进金陵府学读书之前,霍宝还得安置好童兵。
    这一日,他就应李远所请,去了金陵大营巡视。
    他巡视的,正是甄大舅与贾演之前提过的“亲卫”。
    两百六十人,是滁州、和州、庐州士绅子弟。
    和州一百人,庐州一百人,滁州曲阳县、滨江县两地六十人。
    九月底十月初征召,名义上是他这位滁州少主的亲卫,实际上是第二批参谋生。
    第一批参谋生征召的三百人,只留了一百四十人。
    剩下一百二十五人转了后勤文书,三十五人被除名。
    这第二批士绅子弟入了新兵营一月,除了身体上的操练,就是各种训导。
    今日是他们出新兵营的日子。
    有文考还有武考,要综合评分。
    “体能不占优,不过是勉强罢了,倒是文考成绩都不错!”
    李远拿着一沓考卷,对霍宝道。
    霍宝抽了一张考卷看了,上头考的都是滁州军的军训军规之类。
    参谋生的新兵训练,与其他战兵的不一样。
    战兵是体能训练加上识字,参谋生都是识字的,就每天半日功夫学习各种军训军规,还有监察处的各种案例分析。
    因为第一批参谋生的失败,霍宝对于士绅子弟这里就期待降低。
    他们与战兵里出来的佼佼者不同,是学过四书五经,有自己的思想认知,脑子里是忠君爱国那一套,有着少年人的天真,缺乏成年人的眼界与豁达。
    在他们心中,并不容易认可与接受滁州军。
    他们缺乏忠心,霍宝怎么能放他们下去做思想工作?
    真正能用的参谋生,还得从基层兵卒里遴选。
    如此一来,这些人倒成了鸡肋。
    如今读书人少,不用着可惜,用了又不踏实。
    李远见霍宝神色,忙道:“宝爷,这批参谋生与前一批不同,新兵一个月除了操练身体,学习这些军规,属下还带他们往苦役营与赈济所去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