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零八章 李易安-《万万里地山河》


    第(2/3)页

    李易安摇摇头说道:“大哥过奖了,我也快到家了,我得向左面走了,大哥呢?”

    帝天情说道:“我向右走,看来我们是不顺路了,兄弟慢走,希望他日有缘再见。”

    李易安点点头说道:“一定,大哥也慢走。”

    帝天情点点头,两人就此分开,一人向左,一人向右。

    走在路上,帝天情又细细的回想李易安说的话,或许只有这样年幼的少年,才能保持这般的赤子之心。若是能一直如此,倒也难得。毕竟,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而李易安的这些话,对于帝天情来说有了太多的感触,帝天情自认为,自己的胸襟已然足够宽广,可和李易安一比,倒也落了下乘。

    不过这也正常,帝天情毕竟是一国之君,有些时候需要一些防备,也需要一些城府。甚至不能说是一些,毕竟治理一国,和治理自己一人,那是截然不同的。

    那文武百官在官场摸爬滚打了多年,若是没有一定的城府和手腕焉能管理好。若无法统御群臣,那江山如何能守。

    可虽然如此,对于群臣方面他暂时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自古以来,皇帝都要保证皇权的集中,但也需要放些权利给官员,这样才能很好的分担事务,也为皇帝减轻压力。

    可若权利放得多了,容易让官员勾结朋党,对于皇权产生威胁,若是放权少,又不能及时的处理好一些事情。

    所以历代,一个好的皇帝,总能在收放之间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

    而如今帝天情被李易安的话触动,虽说对于官员之一块,他还没有什么很好的办法。但在别的方面,他倒是有了些想法。这些想法让帝天情有些跃跃欲试。

    而就因为李易安的一番话,让帝天情发生了思想上的转化,也让整个大秦皇朝的走向彻底改变,也让世界的格局为之一变。

    可以说李易安的一番话,在世界格局的变化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话。

    此后漫漫岁月之中,李易安和帝天情竟是再没能见过,都说来日方长,可来日并不方长。

    有多少人说了一声再见,便就再也没有见过。

    不过不管如何,不管过了多少年之后,帝天情仍然能清晰的记得,那秋风萧瑟的一天,他见的那个少年,说的那样的一番话。

    乌云虽可遮蔽太阳,可终归是短暂的,太阳不日便可重新驱散乌云,光耀仍旧照耀世间的任何地方,这光是经久不衰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两段话也就成了帝天情一生的写照,治国的方略。也就是有了海纳百川的胸襟,让大秦皇朝走向了最巅峰。

    不可不说,这是帝天情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是大秦皇朝在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秦史记中,李易安也是青史留名,虽描写不多,但也成了这个时代,大秦皇朝最浓重的一笔。

    帝天情加快步伐回到皇宫之中,还未来得及休息片刻,帝天情便让人传令,宣文武百官觐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