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四年(一)-《重生之弄潮逐浪》


    第(2/3)页

    招兵买马结束,曾浩带着手上平时扣扣索索攒下来的钱,也带着手下一帮所谓的专家,开始一股脑的杀进股市。

    ......

    股市-2005年6月6日到2005年12月30日,大盘从998点涨到1160点,涨幅约15%,沪市日均成交88亿元。这段时期内大盘成交量几乎没有放大,指数涨幅也微不足道,不过大盘在2005年12月的最后2天一举突破了年线这一牛熊分水岭。

    在此期间,中小板个股平均上涨50% (算数平均,下同,上证50涨23%,沪深300涨21%,很明显市场的领涨板块是小盘股,这- - .点和前期的“中小板牛市”极为相似。个股方面,2/3个股出现上涨,天威保变、 苏宁环球等7只涨幅超过100%的股票均在这段时期完成股改,股改抢权行情是当时主线。板块方面,地产、信息服务领涨。

    (本章未完,请翻页)

    曾浩因为当时还在和叶浒他们亲亲我我,并没能第一时间杀进股市,还好等到把事情解决完,再把投资公司拉扯起来,也是赶上了一个牛尾巴,挣了一手快钱。

    来年...

    也就是2006年1月1日-2006年7月6日,大盘从1160点涨到1700点,涨幅约45%,沪市日均成交211亿元,较前一波放大了1 倍,大盘一路杀到之前的熊市“铁顶"1700点,并在此点位出现反复。

    在此期间,沪深300涨87%,上证50涨82%,中小板涨50%,市场首度出现普源格局,98%的个股上涨,资金开始流向蓝筹股。

    涨幅超过100%的股票多大270只,新疆众和、驰宏锌铸等有色金属股,以及.....等卷商概念股集体爆发。

    有色金属板块走出翻番行情。

    2006年7月7日-2006年12月14日,大盘从1700点涨到2245点涞幅约40%,沪市日均成交254亿元,较前一波微幅放大,大盘在所有均线都呈多头排列的架势下一举冲过2245的历史最高点,确立牛市格局。

    2006年12月15日-2007年2月26日,大盘从2245点涨到3000点,涨幅约30%,沪市日均成交743亿元,较前一波急速放大了2倍,市场开始多次出现3%以上的跌幅,但很快就能再创新高,大盘在震荡加剧中来到3000点,市盈率超过4个月成交放大到6000-9000亿震荡冲击前期高点,普涨、广泛参与、题材炒作,期间出现大的震荡。

    2007年2月27日-2007年5月29日,大盘从3000点涨到4300点,涨幅约40%,沪市日均成交1470亿元,较前一波再度放大1倍,市场几乎以45度角的直线刷新新高,仅有的几次回调也以单日回抽的方式完成,市盈率已没有参考意义。

    在此期间,沪深300涨72%,上证50涨44%,中小板涨45%,所有A股平均上涨88%,99%的个股上涨,市场继续普涨,而大盘蓝筹股则相对表现疲弱。纺织服装、房地产、公用事业等涨幅居前,涨幅超过100%的股票多达509只,这充分反映出市场已不再理性。

    仁和药业 浪莎股份等个股股改复牌后大涨逾500%,资产重组概念被疯狂演绎,S前锋连续拉出26个涨停。

    2007年5月30日-2007年10月16日,大盘从4300点涨到6124点,涨幅约40%,沪市

    (本章未完,请翻页)

    日均成交1500亿元,成交量已不再放大,基金主导指标股发动了蓝筹泡沫行情,A股市盈率超过60倍。从形式上看,这非常像牛市的第三波,只是这一一次把市场推向地狱。

    在此期间,上证50涨61%,沪深300涨43%,中小板涨1%,而A股平均仅上涨7%,仅43%的个股上涨,这是一-个超级二八行情,指数与个股表现出现严重背离。采掘、有色金属、金融、钢铁等权重板块大象群舞,而下跌的板块多达40%。涨幅超过100%的股票只有54只,山东黄金、西山煤电等资源股上演了最后疯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