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得令,范恒文,李玄奇思绪好奇,猜不出杨钺何意,为何把开垦东北的好事儿搁置. 欲询问时,张韶卿上前,拉住两人.行礼道:“微臣遵命,来年夏末,微臣再提此事.”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若急于求成,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 朝廷什么状况,张韶卿比李玄奇,范恒文更清楚. 范恒文,李玄奇全是精明人,留意张韶卿举动,便不再追问. 这时,兵部尚书萧云走出来向杨钺行礼,汇报道:“禀皇上,巡察使带皇上诏书前往丰州,蜀王公然抗命,近日来,黑衣卫不断汇报,蜀王秘密与突厥伊然可汗接触,双方来往密切. 微臣建议,马上收缴蜀王兵权,削弱蜀王钱粮,提防蜀王在丰州自立,或者与突厥勾结,谋取大唐亲.“ “皇上,蜀王性格桀骜不驯,做事随心所欲,这次与皇上争夺皇位失败,肯定怀恨在心,从蜀王拒绝朝廷调遣来看,蜀王极有可能铤而走险!“ 中书令高孝云迈步出列汇报,杨钺与蜀王全是他的外甥,然而彼此性格,为人处世方法迥然不同. 蜀王留在北方,迟早是个祸害. 有关蜀王的问题,杨钺并不在乎. 说真的,他甚至盼望蜀王与突厥勾结,野心勃勃,挥师南下,这样朝廷将正大光明,没有任何估计铲除蜀王. 早化解来自蜀王的威胁,大唐早一日安定. 若事情拖下去,他也不惧! 只要吴王在蜀地取得弥足长远的进步,逐渐控制蜀地,蜀王与秋后的蚂蚱没有什么区别,蹦打不了几天. 杨钺默然轻笑,信心满满道:“蜀王的问题,非朝廷当务之急,况且,蜀王与伊然可汗来往,而非与阿古斯来往,一来说明蜀王还有底线,二来遭阿古斯处处限制的伊然可汗,又有多少能耐呢. 当前,朝廷最该解决的问题,依然是京畿道,都畿道,及北方与阿古斯的战争问题,这场战争拖延时间越长,对朝廷越不利!“ 打仗便是打银子,没有强大国力支持,很难取胜,最终,即便取胜,也会拖延大唐崛起速度,终究是两败俱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