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以后,悠悠又多了一项新任务,得把这十头小猪仔看好了,各种防疫得跟上,还得偷摸的进行。这坑姐的时代,做好事不留名不说,还不能留痕迹。 队里的麦场里也非常热闹,堆着好多的簸箕柳条,村里的妇女和老人在那,把柳条截成二十公分长短的斜插条,便于插栽。 初四这天,姥姥带着悠悠去了临水,直接去了李保国那。他果然在家里,把货物搬回院里。别人点着货,他们在堂屋坐着说话。 李保国泡着茶对姥姥说:“姐啊,玉玉这两天就盼着您来了,那院子也给回话了。六千元的底价,一分也不让了。您看合适吗?” 合适,不算房子,光是那十五亩的宅基也合适,其实就是千的原价,悠悠都觉得自家捡了个大便宜。再等几年,到了十年代初,这个价格绝对买不到。 “合适,谢谢你了兄弟,给我省下这么多的钱。你知道怎么办手续不?” “这我可真不清楚,不过我也找了个熟人,您先喝口茶歇歇,咱一会问问去。” 跟着李保国到了那里,悠悠才知道原来地区有专门的房产管理所。工作人员告诉他们,房产交易必须有当地派出所的户籍证明。 问清楚之后,他们重新回到了李保国家,玉玉也回来了。看到给她带来的头饰,高兴地从包里掏出个本子,一样样的对起货来,本子上都是别人预定的。 这次的货比较多,女式短袖和n女连衣裙都是1200件,儿童的连衣裙2400件,头饰300袋,一共19200元。 李保国把钱递给姥姥。“姐,您过个数,我去联系下房主,看什么时间办手续。” 玉玉终于把头饰分好了,“姑,我一样还得要50袋,另外再给我捎点扣子,也要50包,这两天那20包都卖光了。现在都知道我有扣子了,找我买的人不少,没想到小扣子还不少赚。” 玉玉给姥姥背她的生意经,其实主要是在她们厂里,她把货物拿到宿舍里,知道的人就去那里买。没货的时候,还有人提前把钱给她,她都记在本子上,来了货再给她们。 悠悠听了,真简单啊,有什么可炫耀的。头饰和扣子这些小东西,放在包里就行,正适合在厂子里销售,有点像后世大学生做的宿舍生意。 玉玉还在那显摆那:“姑,您是不知道,她们都知道俺家在上海有亲戚,从那里捎来的上海货。样式新,质量好,价格还低。 咱这一袋十个都不重样,俺厂里家里过的好的,一次就有要一袋的。就是家庭困难的,要了一个过两天还会再要个,男工也给家人捎几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