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猪-《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2/3)页

    不过,临近八月十五,县里的有关单位,又来韩屯买猪肉。现在,韩屯村有了肉联厂,他们买的更加放心大胆了。

    在韩屯肉食厂买肉,也算是集体对集体,摆脱了私自交易的嫌疑。买猪肉的同时,顺带着要些别的产品。

    韩道伟合计了一下,八月十五期间,预定出去的猪肉,就有4万多斤,午餐肉、熏肉、火腿、香肠等产品也超过了1万斤。

    这样一来,在肉联厂正常的生产量上,就得增加近300头的生猪宰杀量。

    虽然肉联厂有冷库,可以提前几天把猪宰杀了冷存起来,也避免了临近十五集中宰杀。不过,肉联厂得加班才行。

    过了八月初六,肉联厂就开始实行三班倒,全天24个小时上班。幸亏这两年,村里的男劳力都学会了杀猪。临时搭配起来,倒也不影响生产。

    石庙村自从村干部改选后,比原来团结多了,工作也有了起色。看到接近八月十五了,他们就又找到了舅姥爷。

    “韩支书,又到十五了,俺村的猪都长到了二百五六十斤,再不卖就长得慢了,您就操心,再给卖一次吧。”

    舅姥爷早就和姥姥算过账,今年韩屯村队里养的二百斤以上的猪一共600多头,社员个人养了500多头,加起来接近1200头生猪。

    石庙村400多户,今年各家基本上都是养了20头猪,各家养的猪就是8000多头,要不是76年发大水黄河往北移动了500多米,他们村的那些河滩地,根本养不了这些猪。

    石庙的九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也养了1000头的肥猪,和社员一样,是分两批养的。春节养一批,麦后养一批。

    石庙村前面,每个生产队都建了一个大型的养猪场,九个养猪场一字排开,占用的是塘子坑边上的土地。

    不过他们村的生产队,没有喂母猪的,养母猪是个技术活,没有合适的人选还真不行。

    石庙村养的猪,不论是队里还是个人,都是援朝舅舅在给他们联系的猪仔。春节后买了猪秧子,现在都长到了二百五十斤以上。队里和个人的加在一起,接近1万头。

    尽管韩屯村的肉联厂已经从他们村收了5000多头的生猪,还是剩下了近5000多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