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数钱手抽筋-《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2/3)页

    虽说是家家养猪,还都是二百斤以上的特等甲,而且价格也高。一头猪也就一百五十多元的收入,可分地了,人们的生产支出也多了,光是地排车、耕牛这两样,起码得六百元。

    再说了,即使放到麦收前,粮食的价格也不会高,今年就是一个例子,小麦价格不升反降,比平时低了二分钱。

    人们都说要不是韩屯办了面粉厂,小麦的价格肯定到不了三毛钱,撑死了二毛八。

    今年的麦子长势好,面积大,大家伙还是怕麦收后粮食降价。再说了,新粮下来也得有家什放啊。气死鼠是好,可房间里没地方了。

    现在,各家又三间房子就不错了,结婚的儿子分家另过,父母大多给准备两间正房一间厨房的院子。千斤的气死鼠水泥大缸,最多放四个。

    现在,家里的孩子多,户均人口4.7人,哪家都有五千多斤的存粮,新小麦下来,存粮都是问题。所以,人们都想在节前卖一部分小麦,过个好年。

    一千斤小麦,就能卖三百元钱,一百元够全家过个富足年,剩下了钱能添置个自行车或缝纫机,家里多了个大件。

    还有,大家也怕韩屯年后小麦的收购价降低。有句俗语:粮食不过分,过分土拉变黄金。说的就是贩卖粮食的差价超过一分钱,粮食里夹带的土坷垃都能变成金子。

    麦收前,小麦的价格掉到二毛八,比现在的价格低了二分钱。韩屯村的面粉厂,日加工量50吨,每斤二分的差价,就是2000元,每月6万元。

    韩屯面粉厂开业五个月,每月的利润才10万元。

    大家的心里都有数,因此,过了腊月二十,来韩屯卖小麦的反而多了起来,数量也大。面粉厂只好增加了收购点,收购加入库,一直忙到二十九。

    服装厂交货的算是正常,可几乎所有的加工点,在交货的同时,把年后加工的服装也拿走了。

    好多加工点,过年也不休息,一天三元多的加工费,在这时算是高收入了,人们舍不得耽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