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民工的贴心人-《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2/3)页
滩区村庄的建设全面展开,地区建设局和县建设局临时抽调人员,对滩区村庄进行了实地规划,街道宅基定点定线。
原来的居住格局也重新打破,宅基重新分配。各村庄都是抓阄分宅基,关系好的共用一个阄,关系差的,即便是父子,也是各人抓各人的。
号码靠前的,先挑选宅基。号码靠后的,只能要最后剩下的。
各村多余的宅基,都是成方连片的集中在一起。这次重建有个统一的规定,男孩子十八岁才可以分宅基。
盖平房和盖楼不同,自己村的建筑队就能建,住不着没必要提前建。
宅基分配到位,建房就开始了。各家各户根据自家的实际情况,确定购买建材的数目,把钱交到村里,统一上报工作组。
工作组根据各村上报建材数目,全区调配,各种建材源源不断的运了过来。
这次滩区重建,农民的智慧得到了充分发挥。都想乘机多要宅基,特别是家中有成年男孩的。
建材供应充足而且价格便宜,建筑队也不用自己操心。尽管去年发大水,各家财产都受到了巨大损失,存款还是有一些。
自家没有找亲朋借,没有现钱借梁檩,千方百计的打兑,也要借机把房子建起来。
条件好的建完整的院子,主房配房加院墙一块建。条件差的只建主房,条件再差的先建配房,各种情况都有。
好多人家为了成年的儿子好找对象,给孩子建套完整的院子,自己只建配房。
别管先建什么房子,都是按照规划进行,整个村庄看过去,横平竖直,规规矩矩,高低一致。
清一色的砖瓦房,就连门窗的规格都是相同的,不过好多人家为了多建房子,根本不按窗户,还有的连门都没有。
在人们的心目中,门窗以后可以随时置办,建房可真是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机会难得,最起码买砖瓦容易。
农村建房砖瓦是大头,滩区村庄护村林面积大,不缺梁檩,门窗可以自己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