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过新会烧鹅一直到道光二十年以前,都没有在粤省当地流传开来,是道光二十年以后,才传入羊城,渐渐流传开来的。” 听着李逸的讲述,在场众人都入迷了,像是在听故事一样。 二人转里也讲究捧哏,听到李逸语气稍顿,唐建军就垫了一句:“为啥呢?不是南宋就传过去了么?咋到了道光还没传开呢?” “因为在明清以前,淮扬菜一直都是宫廷菜的主流,宫里的御厨,也都是从淮扬地区选进宫去的。” 李逸把手中的钢丝球递给了吴垒,一边继续说道:“上行下效,淮扬菜在宫廷受重视,下面的官员也都以淮扬菜为贵,民间也是如此。 在道光二十年以前,羊城的高档食府里,厨师大都是南下官员带来的衙厨把持的。 就连本地人经营的高档食府,也不会轻易拔厨房交给本地厨师,所以本地的粤菜,一直没能占据官方主流位置。” 吴垒用钢丝球刷洗着猪头上的碳化层,丝毫没有察觉到自己怎么不知不觉间就干起了活儿,还在看着李逸好奇询问:“那道光二十年以后呢?” “那就要提一个人了,他叫温训,是清代梅州客家四才子之一,长乐登畲下滩村人,长乐县志就是他主纂的。” 李逸洗了洗手,解释:“不过他对厨界最大的贡献,是他率先在羊城河南,就是现在的海珠区那边设了厨馆,传授粤省本土的烹饪技法,培养了大量的羊城子弟。 道光二十年,因为战争爆发,羊城又首当其冲,所以很多高档食府的衙厨都回乡避难了。 为了正常营业,羊城高档食府的老板,不得不起用学艺初成的羊城子弟来主持大局。 从那时起,羊城子弟就成了本地高档食府的顶梁柱,本地特色的粤菜菜开始崭露头角。 新会的烧鹅技术,就是在那个时候,传进羊城的,叉烧也是从那个时候,在羊城兴起的。” 听着李逸的描述,在场众人似懂非懂,但却依然忍不住感叹:“看来这不同地区的菜,都相互融合过啊!” “粤菜烧鹅居然是从金陵传过去的,我还是头一回听说。” “粤菜在历史上风光的时间没有淮扬菜那么长,但广博奇杂,兼收并蓄,才是让它走出国门,风靡世界的主要原因。” 李逸笑道:“粤菜融合了京都风味,姑苏风味,扬州炒卖,本土菜式,甚至还有西式的做法。 粤菜里的挂炉鸭和油鸡,就是金陵的做法,干烧鲍鱼和叉烧云腿,又受到了川菜的影响,点心方面,又汲取了淮扬菜的精华,比如汤包,烧麦。 咸丰十年,第一家西餐厅又开在了羊城,粤菜厨师也学习了西式做法,创造了牛奶沙拉,奶油焗龙虾,干煎沙碌这样西菜中做的新美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