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听着后方的议论,李逸没有在意,只是自顾自的切着。 廖文东扫了眼后方的帮厨,察觉到他的视线,帮厨们纷纷闭上了嘴巴。 见状,他才冲李逸问:“你刚刚洗好为什么不直接切?” “刚刚切了会跑味儿。” 李逸随口解释了句。 廖文东忍不住暗暗点了点头,这句话他学厨的时候也听师傅讲过。 而这也是他的小炒肉能比别人做得更好吃的原因之一。 湘省人总认为,外面饭店、酒店里的小炒肉没有自己家做得好吃。 但究其原因,却各有各的理论,讲不出个缘由来。 但廖文东是研究过的。 其中的区别就在于食材和火候。 其中食材的区别,其中之一就是因为家里的小炒肉,辣椒都是现切的,滋味足。 而饭店、酒店里的小炒肉,用的辣椒都是提前切好的,一大框堆在一起,用的时候抓一把。 虽然都是辣椒,但切好放半天的辣椒,是会跑掉很多味道的,吃起来就没有那么有滋味,那么过瘾。 所以,在听到李逸说出这个原因的时候,廖文东心里就有一半相信李逸会做这道菜了。 但他心中还有怀疑,主要的怀疑,就在于李逸切出的食材的形状。 按照中餐的理论,一道菜的食材形状,是要一致的。 主料的肉切成丝,那配菜就得是丝条状才行。 主料的肉切成片,那配菜也得是片。 同理,切段,切块都一样。 但李逸将里脊肉切成了肉片,切青海椒的时候,却切成了丝,这就有点奇怪了。 这两种食材,不匹配啊! 见状,他开口提醒:“这青椒,是不是切片好一点?” 李逸闻言,回头看了他一眼,笑了笑,解释:“一般的菜,肯定是切片好一些,但这道【辣椒小炒肉】不同,它最早的做法,就是肉片炒辣椒丝的。” 这道菜,是朱二官首创的。 他也是第一个将辣椒入菜的御厨。 在乾隆四十七年夏的一个夏日,乾隆没胃口吃饭,他就是用这道菜,唤醒了乾隆的味蕾,让乾隆多吃了半碗饭,获得了二十两金的赏赐。 但因为乾隆第一次吃辣椒,为了尽量去除辣味,朱二官只用了一颗辣椒,还取蒂去籽,和生姜一起切成了细丝。 在当时,他是把辣椒当做和生姜一样的调味料来用的。 到了现代,辣椒已经从调味料变成了一种蔬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