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对。” 郝力保点了点头:“这种传统习俗不应该看着它消失,应该重新发扬才对。” 听到他的话,李逸却摇了摇头,冲他问:“你知道屠苏酒为什么被边缘化了吗?” “为什么?” 郝力保的确不知道其中缘由。 点了点冰柜里的药包,李逸解释:“这个药包里有大黄、桔梗、川椒、白术、肉桂各一两八钱,川乌六钱,菝葜一两二钱,功效是岁旦辟疫气,预防感冒伤寒。 其中大部分的药材都是没问题的,但主要是川乌。 生川乌里是有乌头碱的,乌头碱是剧毒,是有中毒危险的,所以管得很严,根本不让卖。 我这里用的是制川乌,制川乌的毒性要小一些,但并不是完全没有风险的,所以在做的时候要严格控制火候和时间。 我这里可以自己控制,但国宾馆那边,这种有风险的东西,应该是进不去的吧?” 听到李逸的话,郝力保再看向药包的眼神就多了几分惊讶:“屠苏酒要用到这种有毒性的药材吗?就不能换一种?” “换不了,不然我早换了。” 李逸摇了摇头:“屠苏酒的配方有很多,最早记载在东晋陈延之写的《小品方》里,葛洪的《肘后方》里也有。 我用的这版是唐代孙思邈改良过的,写在《千金要方》里。 但不管是哪一版,乌头都是必不可少的一味药材。” 听他这么说,郝力保有些失望,不由惋惜叹了口气:“可惜了…” 国宾馆面对的是全世界的外宾,是绝对不能出任何问题的。 他平时在安排菜品的时候,也是将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哪怕损失些味道都在所不惜。 国宾馆代表的是国家的形象,万一出现任何问题,那都是大事,所以由不得他不谨慎应对。 “还好有你们。” 郝力保看着李逸,唏嘘感叹:“有你们在电视上宣传,应该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项习俗。 但我这边,应该帮不到什么忙了。” 听他这么说,李逸笑了笑,刚想安抚,却忽然想到了什么。 “那倒也未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