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将其他展位的菜品全尝了一遍,李逸才回到了华夏展位。 不得不说,虽然华夏菜实力冠绝全场,但其他国家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每个参赛队伍的出品质量都不错,有的调味相当大胆,有的在火候上很下功夫,都有各自的拿手绝活儿。 其中得国队的一道慢烤了十几个小时的烟熏牛排,味道相当不错,李逸都忍不住多吃了几块。 整体尝下来,李逸客观判断,华夏菜的整体实力的确是要优于在场其他所有国家的。 但在单独品类上,其他国家的实力也不差,并没有被完全碾压。 华夏队这里之所以如此火爆,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几十年来再次参赛,勾起了观众的好奇。 另外也和前期宣传造成热点话题后,所形成的注意力引导有关。 只是对于李逸来说,这些国家的菜品虽然味道不差,可在技法方面,却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惊喜。 在场各国参赛队的高手不少,可即便是发国队的菜品,也都停留在食材,调味的层次。 所谓的鹅肝,其实和华夏填鸭育肥的方法没什么两样,做法也只是用黄油煎,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技巧。 焗蜗牛倒是有点意思,不过做法上也没有比国内制作螺蛳的方法高明到哪儿去。 墨希哥菜里有道蚂蚁酱味道也很有趣,和溙国展示的蚯蚓酱有异曲同工之妙。 可这些也还是用地方特色性食材制作的食物,制作方法也无非是在原有的酱料里加入这些特殊食材罢了。 在技法方面,所有参赛队伍都没有展现出让李逸感觉眼前一亮,值得学习的地方。 这让李逸在失望之余,也不免有种独孤求败的感觉。 集齐了全世界烹饪高手的大赛,竟无一人值得他出手? 不过转念一想,他也释怀了。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他一样,有着几百年的烹饪经验,继承了无数最顶级烹饪高手的技艺传承。 如果有人能在技艺方面让他都产生惊艳之感,甚至自愧不如,那应该是个恐怖故事才对。 但既然来都来了,能集中体验到这么多国家的美食,也算是没白来。 而且在食材和调味方面,这些国家的菜品也是有独到之处的。 从这些小技巧来讲,李逸也是有所收获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