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捧着这杯茶,慕晚安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但既然汪可颐把自己请了进来,想必是有话要对她说的。 “其实你刚到程家的时候,我就有些话想要对你说了。但是家里眼睛多,你又是焦点,我向来是透明惯了的,怕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也就一直拖着。” 温声解释着,汪可颐看着她的目光很是和善: “而且你又是……赶在这么一个尴尬紧要的时间点回来的,对你动心思的人只怕就更多了。” “你是在说二婶吗?” 回想起今天苏敏君“好意”邀请自己去章家小姐的生日宴会,慕晚安低声道: “我知道二婶向来是无利不起早,今天送了我一套Tiffany的珠宝,她一定会在别的地方找回来的。” “也许是她,也许不止有她。她的手段虽然恶毒,但是也只流于表面,你一看到她就会起疑心。我就怕你自己入了圈套却不自知。” 叹了口气,汪可颐颇有些怀念地道: “原本这些话这些事都不该我来说,如果你的母亲还在的话,她自然会把你保护得好好的。说起来,你母亲是我的学姐,我是有一份义务替她照顾你周全的。只怪我这个做婶婶的没有什么能力,只能这样提点你两句。” “你和我母亲是校友?” 在程家的时候,慕晚安从来没听别人提起过这层关系,又或者是汪可颐并没有说过。 “玛丽安女校,我们就读于同一所中学,你的母亲程雯是一个很好的人,她就如同珍珠一样地亮眼。” 谈及往事,汪可颐眼里有着些许怀念,“我比她低了一级,但是我们会上同一节音乐课。她的钢琴弹得棒极了,我记得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就是听她演奏德彪西的《大海》。” …… 玛丽安女校向来以严苛、古板著称,这所学校恪守着古老的教条,同时也只接收贵族或者有底蕴的世家的孩子。 当时的风气,是以家中的女儿能够入读玛丽安女校为荣,一旦收到offer,仿佛整个家族的门楣都提高了一般。 汪家作为扎根本地的富商,虽然生意铺得极大,但是到底还是少了一些清贵人家的“底蕴”,为了跟上潮流,花了好大的力气,才把适龄的小女儿塞进这所学校。 有些人为了一个名额头破血流,而有的人天生就踩在终点线上。 程家的小女儿程雯被玛丽安女校邀请入读该校的消息在华人圈子里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正如同本地的富商仰望程家一般,“她们”仰望着程雯。 那个时候的汪可颐也是众多崇拜者中的一员。 在玛丽安女校的开学典礼上,作为学生代表,程雯在台上,手指按着那架价值两千万的贝西斯坦“路易十五”,弹奏了《月光》。 那是一场梦境。 《月光》的轻灵温柔让她沉醉在这场梦里,她以为这就是她所仰望的人,温柔美丽,直到在音乐课室听到那曲《大海》。 音乐仿佛被实质化了一般,海浪冷冷地从头上拍下来,听的人只能动也不动地承受灭顶之灾。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