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落下一个如陀螺一样的探测器。 长一米。 在落下的瞬间。 其上下两个环形装置开始旋转,每一个环形装置的左右都是一个激光发射头,原理也简单,不断地高速旋转,通过反射回来的讯息,确定水下地形。 探测器上下的两个环形装置,使用的是两个不同光谱频率的激光。 一个探测。 一个印证。 不过水的散射和折射能力太强。 最大探测距离只有四百米,比地面的探测距离短了数十倍,可就是这样,也已经强得逆天了,同样逆天的还有那操蛋的成本。 一点六亿人民币。 这还是成本价。 比造一颗卫星还贵,好在这东西不仅仅是探测水下地形,还拥有将近十公里的水下移动目标探索定位功能,能发现潜艇,还能找到鱼群。 否则。 这么多钱,唐青是绝对不会让科学家门造的。 造的唐青都心疼。 这也是唐青疯狂敛财的原因之一,那就是科研区的科学家们随着时间的推移,接触面的科学层面越来越深,使用的材料越来越牛逼。 其研发成本的疯狂增长,让唐青当时看到预算表的时候就想撕了它。 太特么吓人。 科研。 还是全体系,全类别的科研同时进行。 真的是在用锅炉烧钱。 还是一捧一捧的往里扔。 探测器以一米每秒的速度缓缓落下,而在唐青的手表上,一个从水面开始的投影地形图不断生成,一分多钟后,整个地形图生成完毕。 探测器干完活就自动上浮,由上面的战士回收。 看着眼前的投影。 唐青发现自己的猜测没有错,这里之前真的不是被水灌满,因为在探测中,远处就有一道从上而下的木桥,只是木桥已经腐朽,只能看见一些痕迹。 由于木桥还在水面以下十几米,之前并未发现。 唐青发现地下河有两个出水口。 一个在最底下,被石头堵着,很明显的人工痕迹,因为都是巨大的碎石,绝不是天然形成的,但是没有堵严实,水流还在不断向缝隙流动。 而另一个就是现在的出水口,和水面几乎平齐。 唐青立即明白。 下面的出水口以前是打开的。 想到这。 唐青在水下飘了过去。 来到出水口。 由于水压很大,缝隙周围不断有暗流飘过,要是靠近,绝对会被吸过去,不过缝隙都很小,就算吸,也不可能把唐青吸过去。 “把这些石头弄开了会咋样?”唐青的破坏欲开始升腾。 想到就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