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几十年来,你们的基础设施建设寸步不前,现在是还账的时候,在这笔巨额的时间账目没还清之前,你们只能干看着。” 达维失望道:“那得等多久?” “缅亚经济特区集中了缅亚银行集团的力量修建,它赚的钱,相当一部分投入到了新安市里面,这么多钱,你们十年内是不可能赚出来的,除非。。。”苏育说。 “除非什么?”盘丛忙问。 苏育说:“招商引资,学华夏一样,不过,我并不看好,前两天的会议你们应该能看出来,除了缅亚经济特区,今后的重点发展区域是在内陆和沿海。” “你就不能说点好话啊。”盘丛无语了,这个除非,除得什么啊。。。 苏育小欧打:“忠言逆耳。” “算了,先带我们进新安市看看。”达维说道。 “哈哈,好。” 接着。 在苏育的带领下。 两人在新安市的街道上走着。 目之所及。 路上多是货车。 苏育给出了解释:“下个月新安市就要对外开放,水电都已经全通,装修也基本完毕,现在就是在完成最后的检查以及试运营。” 极限电力负荷。 交通信号测试。 网络覆盖测试。 给排水全速测试。 办公环境优化。 。。。 最后。 就是各个商场的货物铺放,一个城市,所需要承担的东西太多,几十万人口的生存,需要高效的管理和运营,马虎不得。 “这些都是你们经营的?”看着街边商铺,达维好奇道。 苏育摇头。 “不,只有新安市的六大商场是缅亚银行集团直接经营,其他地方的饭馆、商店都是个体经营,但是所有房子属于缅亚银行集团所有。” “他们只有租,不能买。” “外商也不许买?”盘丛问道。 “对,目前为止,缅亚经济特区的地上建筑和土地,不对非缅亚银行集团及其下属企业开放买卖,就连我们特区的行政单位也没有权利买卖任何一寸土地。”苏育无奈道。 这里看似他最大。 但是。 缅亚银行集团才是特区内说了算的主。 “零不准备放开吗?” “不。” 苏育摇头。 之前他也找零谈过。 但是零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他不知道的是,这些东西都是亚元的发行保障,可不能出问题,必须掌握在缅亚银行集团的手中。 这里是零的大本营。 他说怎么办。 苏育不敢二话。 周围商店几乎都已经挂牌完毕。 很多几乎都已经准备好了开业。 有的店主还在往里面搬东西,忙的不亦乐乎,宽阔的街道,各种时尚的设计,让这里的每一处都充满了旅游城市的韵味。 “这些有多少是国内的老板?” “百分之五十,其他的百分之五十是给外国人的,华夏商人差不多占百分之二十,泰国、印度差不多百分之十,其他的都是各个东南亚国家商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