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雅虎另一个创始人问。 “我们要先建立一个共识,这些股份出售,目的是获得资金,至少让雅虎的运营不出现问题,顺带,让我们的投资最大可能增值。” “所以,我认为,百分之五十,是个比较合理的溢价水平,多了,唐青不同意,我们卖给谁?软银是不可能的,马芸不会允许下有人独立控制阿里百分之五十以上股份。” 杨志远分析道,卖股份,多少钱雅虎可以定,但是卖给谁,雅虎没办法单方面决定,就算岛国软银想要买,马芸肯定不会愿意。 这话一出。 不少董事不干了。 “才溢价百分之五十?太少了,他唐青那么有钱。” “就是,至少九十。” “对,我觉得溢价两百都不多。” “。。。” 贪婪。 可以让人丧失理智,杨志远心底叹气,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特别是这种股东结构复杂的互联网公司,投资人的素质真的很重要。 一次次的融资。 让他作为两大创始人之一,也只有不到百分之四的股份。 要不是自己是创始人。 估计都没人听自己说话。 这时候。 一位大股东开口道。 “杨总说的也没有错,如果引进唐青入场,对接下来阿里的上市会是极大的利好,现在唐青已经是华夏首富,若是他表示不看好,还和阿里竞争,我们可能损失更大。” “别忘了,唐青善于创造奇迹,未来,谁也说不准,但必有他一席之地。至于小小,你们了解之后,会发现,它很厉害。” 杨志远心里给这位大股东点了个赞。 终于有个脑子明白点的。 短期利益。 长期利益。 两者的权衡。 就是杨志远想要强调的核心。 “小小,有哪里厉害?” “一个小软件而已,阿里也能做,我们也能做。” “这是天眼的调查报告,你们看看。” 杨志远给在做的人发了一份文件,这是他好些天前就调查了的,里面有天眼集团在全球的业务模式和份额,以及小小的评测报告。 十分钟后。 看完。 他们沉默了。 阿里是能做。 雅虎也能做。 但是。 人家现在已经成了气候,在国际市场上突飞猛进,雅虎跟着做,来不及,人家根本就是马不停歇地成长,也不是他们的专长。 至于阿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