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差钱。 而他们。 是一个非政府环境保护机构。 简而言之。 他们几乎不会获得政府捐助。 绝大部分的资金来源。 都来自个人,现在,一个富豪表示看看,但所传递出的信号就太可怕了,一个看看,其他准备捐助和潜在捐助者会不会表示也看看? 大家都看看。 他们以后的日子也许就难过了,短时间内,他们其实也不会弹尽粮绝,因为他们的业务很广,并不仅限于狭义的环境保护。 台上。 基金会的管理者郑重地说道。 “现在,那边隐约透漏着对缅亚环保基金会的看好,若是我们再不加把劲,我们的捐助者可能会损失很多,这对基金会的运转很不利。” 而他刚说完。 基金会一位头发花白的副理事长就接话道。 “我倒是觉得挺不错的,那家公司的产品你们也看到了,的确拥有强大的改变人们生存环境的功能,这样的公司,我们并不应该看成是对手。” “别忘了,我们基金会的宗旨是什么,这家公司应该是我们的朋友,而不应该是竞争对手,他们做到了我们以前努力了那么多年,都没办法做到的事。” 他已经过了六十岁。 利益。 是该考虑。 但总有些人加入这个组织是为了理想,他也老了,要退休了,对基金会的利益,他看重,但是,和缅亚环保科技个公司竞争捐款,他觉得是没必要的。 这话。 其他人有的点头。 有的摇头。 见气氛有些不对。 台上理事长赶紧说道:“这家公司的功绩,我们不能否认,在保护环境方面,我也很喜欢这家公司,但公司毕竟是公司。” “公司的存在,是为了利润,而我们是慈善组织,无偿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在动机上,我认为我们更高尚一点,因此,不应该放弃任何捐助者。” “说的对。” “没错,我们也有自己要坚持的道路。” “不过,长期来看,我们的基金会捐助额肯定会受到影响,若是他们陆续推出同过滤溶液之类的新技术,我们的处境会继续困难下去。” “那怎么办?” “我们要不要也加大这方面的捐助力度?” “捐助?捐助给它吗?” “这个。。。应该没那么快吧?” “这家公司,你能以常理来推断?在过滤器出现以前,谁能预想到,短短两年,它就能促使全球数十个国家通过‘零排放’的法案。” “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