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浮动几乎没有。 。。。 下午。 在金洛克的带领下。 坎亲来到了一处正在修建的矿运码头。 坎亲记得这个项目。 听说多年以前,被一个韩国公司给整烂尾了,后来见缅痶给莫桑比克进行项目贷款,重启了这个码头的建设,就来想要继续干。 可是。 金洛克怎么愿意。 就算他愿意。 缅亚银行集团的审计部门也不会愿意。而且韩国要价那么高,要是答应了,无端用掉那么多额度,金洛克甚至没法给国内的利益集团交代。 总之。 韩国那家公司被踢了出去。 给了一些设备折旧费。 最后。 由华夏港湾建设集团承建,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了,各项工作进度都很不错,应该说,这是第一次的项目贷款中,最大的单一项目了。 “郑经理,你好。” 坎亲用还算有点标准的汉语和这里的项目经理问候道。 “您会说汉语?”郑姓项目经理惊了一下。 “会一些,但是不太熟,华夏文化博大精深,我还需要继续学习。”坎亲笑着道,也是没办法,人家零就是‘多才多艺’,精通多国语言。 这个差距。 他也在想办法弥补。 不求超过。 只求别差太多。 “呵呵。” 听到坎亲会说汉语,整经理瞬间就感觉亲切了许多。 “带我到处看看吧。” “好的,您跟我来。。。” 二十来分钟后。 坎亲很满意地离开了码头,这个码头,事关缅痶的矿石进口,算是和自己息息相关,零已经提议建设‘国家工、矿物资储备’计划。 尽量进口。 少用本国的。 因此。 每一个进口通道。 都对缅痶有着比较重要的战略意义,至于这些矿石买来做什么?有那么的工业能消耗掉?坎亲是一点都不担心,他是少数能看到一些机密计划的人。 未来至少十年。 缅痶的基础设施都会处在一个增长期。 考虑更远。 这类储备也是很有必要的。 莫桑比克这种模式,未来极有可能和美国、欧盟等西方阵营国家产生激烈的贸易冲突,多存点余粮,总归抗风险能力强一点。 总之。 能用自己印的钱买到的东西。 多多益善。 。m.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