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数分钟后。 八辆大客车驶出机场。 车上。 学员们好奇地打量着窗外。 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陌生,因为这里是国外,熟悉,因为这里的华人很多,而且路标、铺名基本上都含有中文。 只是外国人忒多了。 像是到了纽约一样。 “空气真好。” “那是什么花?没见过。” “那个楼上是一艘。。帆船?” “对。。。” 培训并不在市里。 远远看了会儿新安市的轮廓。 景色转成了田园风光。 接着。 又变成了绵延的山区,近半小时后,绕过一座山头,他们看见了地处山谷中的巨大园区。 宽阔的柏油路。 全新整齐的建筑。 白蓝色厂房。 郁郁葱葱的林木。 在园区中间,还有一个巨大的湖泊,在蓝天下波光粼粼,如一枚宝石。说实话,他们还真没有在别处见过如此‘奢侈’的工业园。 一股大气直冲眼帘。 其他人看得新奇。 石泽上次来过,倒是很淡定,他感兴趣的是接下来的课程,即使是院士的他,也得跟着人家学,把经验带回去,走一条属于华夏的路。 “这么大的厂区,得多少人?”他旁边的段之槐好奇道。 “一千二。” 石泽脱口而出。 “这么点?”段之槐诧异道。 这么大的园区,在华夏,至少是万人的标准。他诧异的不是缅亚医药集团浪费,这家公司,在这个国度,已经不能用有钱来形容了。 那是相当有钱。 日进斗金不说。 全缅医保账户的资金随便用。 他惊讶的是这么点人,就能把这么大的厂区给运转起来,一千二,以这里的标准,扣除行政人员,真正的工作人员不会超过八百。 “自动化,所有原材料会在其他地方制作成统一标准,运过来的时候,就是集装箱大小的原材料供给舱,全电脑化操作。” “。。他们哪来的设备?” “自己造的。” “哪来的技术?” 石泽失笑:“呵呵,你这话,你咋不问他们哪来的转录原液?如何制备的?” “。。。” 段之槐语塞。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