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是提高自家大学的教育水平,人才被大众认可,这才是正道,等国家开放第一批民营硕士办学试点的时候争取争取,兴许能弄下来。 至于博士? 他是没想过。 民办硕士试点,十年后都只有五家。 博士? 得等到猴年马月去了,他还是从他处想办法吧,比如收购他国大学或者合作,进行国际学位授予即可,没必要自己死磕国内的学位。 “好好做,我倒是想要看看,你的大学会有什么不同。” “我会的。” 唐青郑重地点头。 “你最近动作不小,又是做研发中心,又推出了一个叫微信的东西,搞得国内很多公司都惶惶不安。”负责人结束了大学的话题。 “我也没办法,想要做事情,就必定会触动另一些人的利益,我觉得挺好的,大家都把我当做对手,都埋头努力,我觉得是好事。”唐青无所谓道。 “。。。”众人。 被人当对手。 还觉得是好事。 “说得对,有压力,才有动力,未来的国际商业环境会非常复杂,我们需要一大批能适应国际营商环境、有竞争力、有远见、有成长性的企业。” 对此。 负责人大加赞赏。 颠覆。 对经济来说不是阵痛,而是一次次升华,当企业都没有创新的动力的时候,那么被市场淘汰是必然,而且是自己人淘汰自己人。 最好。 要是等别国的人来淘汰它。 那就晚了。 “很好,今后有什么困难可以和我们说。” “巧了,刚好有。”唐青忙说。 “。。。” 其他人愣了愣。 你还真会顺杆往上爬。 “哦?说说。”负责人饶有兴趣地问道。 “缺钱。” 唐青嘴里蹦出了两个字。 “。。。” “你还缺钱?” “对啊,公司的钱,我都再次投了进去,扩大规模,但最近立项了大项目,需要的钱太多,这不,我想到了贷款,就是数额有点大。” “你是说蜂鸟商储?”负责人的脑子里瞬间闪现出了一个公司,要论最近唐青弄的大项目,也就这家企业了,因为它‘最穷’。 “是的。” “要贷款多少钱?”一旁的工行行长问道。 “这要看你们能贷多少,反正多多益善。”唐青嬉笑道。 你还真不怕闪了舌头,工行的钱,你还能贷完不成,不过对蜂鸟商储项目,他们还是看好的,负责人直接问:“你先说个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