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签完第三份文件。 伦达却没有放松。 医疗贷款。 设备引进。 结款协议。 这是今天他来这的前三个目的。 同时。 他还身兼另一个重要任务,支开无关人等。“零先生,我们想向贵国申请一定额度的商品和项目贷款。”伦达说这话的时候,语气都小了几分。 “你们要做什么项目?”零问直接道。 “交通。”伦达说道。 要想富,先修路,华夏已经用事实证明了。截止去年底,华夏的高速里程超过了六万公里,而按照华夏的标准,印度还不到一千。 才九百多公里。 这是印度全国的高速公路里程,超过六十倍的差距。 真的很寒酸。 在巨额资金的注入下,缅通车的高速公路里程也超过了三千公里,若把正在建设的加起来,到零九年初,缅高速里程可能会突破七千公里。 再过几年。 破万都不是什么难事,整整十倍。 一对比。 伦达有点脸红。 “交通。”零喃喃道。 看了伦达一会儿,零开口道:“翻新、新建,还是扩建?” “扩建,修高速。” “你们能征到地?”零反问。印度的地,几乎都在私人手上,扩建道路,印度政府这么多年一直想干,却几乎没有什么成功的例子。 人家不卖。 啥办法都没有。 不然,这么多年,印度的效率再怎么慢,也不可能搞成这个局面,土地的绝对私有,让他们根本别想做成什么大的惠民工程。 除了发钱。 “很难。”伦达承认。 “那怎么修?”坎亲忍不住道。 “我们征地困难,主要还是土地所有者觉得失去土地,就没有生计来源,我们政府手里的地不多,几乎都只能用钱买。” “可他们又不要钱,只要一个保障。因此,我们是希望贵国的公司去我国投资,创造就业,有了工作,征地问题会小很多。” 伦达提出了他们的逻辑。 “???”坎亲一脸疑惑。 话没毛病。 就是招商引资+项目贷款。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