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沉吟片刻后。 “行。” 人民币支付。 问题不大。 有生意不做是傻子,刚好还能补充一下缅亚银行的人民币储备,这段时间消耗有点大,承建和基建项目,包给华夏公司太多。 无论是境内还是非洲那边。 人家赚了钱。 也是需要换成人民币回国的。 因此。 大量国际资本进来,缅亚银行的美元储备飙升,早就突破了千亿级别,而人民币一直在消耗,虽不至于见底,但也不是太多。 “谢谢。”孙江高兴道。 他的底线是百分之七十用人民币支付。 可没想到人家会直接答应。 太给面子了。 “不客气,我们的技术人员随时可以过去,但需要你们提前规划好改造区域,并且保证有相对便捷的交通以及充足的水源。” “这是当然。” 临走前。 孙江带走了一份合同范本。 得知如此顺利。 相关部门立即成立勘查小组,对第一批的改造荒漠进行确定,为了达到实验效果,这些荒漠并不是挨在一起,而是分成了十部分。 散布各个省份。 地质、气候均不同。 只要这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能达到预期效果,那全国的土质就都能适用。 两天后。 华夏的代表团抵达新安市。 在两国媒体的见证下。 签下了这份高达三千亿人民币的大单,打完折,华夏也和沙特一样,增加了‘加速’对照组,反正能用人民币支付,多点少点没所谓。 一时间。 羡煞无数公司。 “大手笔。” “三千亿人民币,超过四百亿美元,我滴乖乖。” “这速度刷新了我的三观。” “谁再敢说我华夏的效率不行,才三天,一个超过三峡的项目就立项了,试问别的国家谁能做得到。” “我靠,小编是不是多写了一个零。” “新闻联播都播了,还会有假。” “西边的经济有救了,我感觉这是一个大机会。” “同感。” “可以去新省开荒,核桃红枣,回收成本快。” “人家不接受小订单。” “那先把地买了。” “。。。” 得知这个消息。 不少有荒漠的地方都想成为第一批受益者,落地在哪个省没有什么悬念,但在哪个市就不一定,不用当地掏钱,自然无比积极。 也就在签约结束。 缅亚环保技术公司的官网上公布了‘余量’。 众人一看。 今年还有七万一千三百平方公里。 “还有不少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