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正式进入施工环节。 他有点迫不及待了。 想看看经过一个月规划和讨论,并让他们很满意的方案,如何成为现实。 廊余县。 他还是第一次来。 作为副总统,可不能随便去别的国家,不过,一旁的邦首脑杜特倒不是第一次来,给伦达介绍着:“穿过这条道,远处就是廊余县城。” “这是新县城,旧县还在建设。” “每天都这么多人吗?” 看着窗外不断过来的印度人,伦达问。 “是的,新德里和孟买太远,交通不便,路途花费是很多人都承担不起的。”这就是印度穷人的现状,要不是医疗贷款通过。 很多人连路费都没有。 “我们做得不够好啊。”伦达叹气道。 “。。。” 杜特还能说什么。 要怪。 就只能怪现有的制度。 各邦权大。 政府没有地,修条路都难,想办事,根本办不下去。也就在这个偏远一点的邦,可以进行这样的尝试,就算最后做好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在别的邦推行。 就算他是邦首脑。 也觉得很受掣肘。 麻烦。 不干事。 怎么都简单。 想干事。 就是一堆阻碍。 “这未来整座廊余县城,可以说是我们印度人盖起来的。”说到这,杜特很是无奈,印度贫富差距大,有钱的人贼有钱。 没钱的人上无片瓦。 现在还使劲往邻国添砖加瓦。 他不郁闷才怪。 “人家有什么,我们差什么,能学就学,直接学不了就间接学,这个城市试点,我们不能再弄成泥潭,不然,我们无法和印度的未来交代。” 伦达坚定道。 “是。” 差在哪里? 伦达当然知道。 环境。 治安。 教育。 医疗。 产业。 很多很多。 而这次的城市项目,零那边就这些一个个问题,都拿出了解决方案,只要执行,在不改变当地法律的基础上,是能达到预期效果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