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卧槽!” “十亿?欧元?” “又是它。” “我突然想起来,欧维慈善基金会有这个项目,为了避免不信任的基金会,把捐款弄没,欧维基金站了出来,提出弄个专项捐赠。” “接受全世界委托,专项捐赠缅亚医药集团,每满十亿欧元捐助一次,主要面向个体捐助,这一次,是第一次满十亿欧元。” “太有钱了。” “都是别人的钱,一点点积攒起来的。” “牛掰。” “十亿欧元,算起来,欧维基金会对缅的捐赠,加起来好像上百亿美元了吧?这个基金会不是欧洲基金会吗,砸帮外国人。” 说到这。 很多西方人心里酸了起来。 百亿。 还是美元。 捐给了外国公司,谁能甘心。 “慈善无国界。” “就是。” “人家做出了相应贡献,理应得到相应支持,你要是能研发出这么逆天的东西,人家也会送钱上门,这更体现了慈善的无私。” “说得好。” “该奖。” “百亿美元?多吗?相比百万人的生命,认为多的,都是嫉妒,我就喜欢欧维基金会的做法,不分国界,只要你造福全人类。” “我就给你钱。” “简单。” “明了。” “这才是一个慈善基金会该做的事,而不是打着慈善的名义,乘机敛财,那是在犯罪,那是在人们的善心上扎进了一根吸血管。” “是蛀虫。” “是耻辱。” “是垃圾。” “是披着人皮的恶魔。” “。。。” 舆论。 几乎是一面倒,任何质疑欧维基金会的言论,都被口诛笔伐,反对一条,支持的就有五条,把欧维基金会几乎捧上了神坛。 见状。 很多基金会坐不住了。 没法。 这一波,欧维基金会赚足了名声,再不做点什么,他们别说蹭热度,很可能被网友们拉出来‘鞭策’,被盖上‘蛀虫’的帽子。 当即。 “五千万欧元。” “七千万美元。” “一亿美元。” “一千万美元。” “两亿欧元。” “。。。” 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基金会开始动作,事实上,他们也有类似项目,欧维基金会上马,自然不能干看着,只是有多有少而已。 很快。 各国。 各机构。 个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