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 这次会很认真-《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


    第(1/3)页

    万亿!

    这简直不是在赚钱。

    而是抢。

    只是。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刚开始的时候,大家不理解,为什么要做这个冤大头。比建三下大坝还费钱。

    后来才慢慢明白。

    此乃互惠。

    你来。

    我往。

    两国经贸,养活了百万家庭,还不止。对华夏来说,并没有亏什么,至于对缅痶,肯定是赚了的。

    这两年。

    农科院的拨款激增,任务也不复杂,就是逆向绿洲,但拿出的成果,却无法让上头满意,他们急。

    急着。

    急着。

    ......

    忽然不急了。因为全球各国,就算欧美也都没有出什么成果,证明不是他们没用,而是任务太难。

    “这片土地,未来会成一片农田吗?”

    旁边。

    望着天边黄土,一个研究员喃喃道。

    “会。”

    专家点头。

    “已经有人提议,对黄河以及几大支流在黄土高原的地方,沿岸种植农作物,只保留两百米自然林木。”

    “如此。”

    “可以新增耕地,五千万余亩。”

    “好多。”

    研究员眼睛一亮,五千万亩,可是不少,事实上,按照治理面积测算,这并不是太多,可也要考虑下游。

    上游用水激增,下游怎么办?

    这事。

    需要综合考虑。

    。。。

    一周后。

    京城。

    环保总局。

    “经过一周的投放和调测,黄河干流已经实现全面监测,下一步,我们将会和地方一起,集中整顿。”

    “对沿岸违规排污行为,进行严格排查。”

    “。。。”

    十几分钟后。

    采访结束。

    央视的记者们离开了,局领导们脸上不由浮起笑容,因为刚刚的采访,会上今天晚上的新闻联播。

    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

    同时。

    也是对违规排污行为的一次震慑,从第一天投放开始,不断传回的数据,就让他们有了充足的证据。

    什么时候。

    什么地点。

    排放的什么,都一目了然。

    查起来相当方便。

    而且。

    随着探测器的投放,发现一些地点第二天水质就改变了,显然,有人收到消息,采取了谨慎措施。

    对此。

    他们倒是没有太过在意。而且采访中也说的是排查,不是严厉处罚,原因很简单---有人出钱治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