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财政危机-《回明之抢钱皇帝》
第(2/3)页
朱鼎盛看完奏折,看了郭允厚一眼,不动声色。
郭允厚是阉党成员,德行有亏,然而在举世皆浊的情况下,有谁能够独善其身呢?他的业务水平算是很不错的,后来还被载入了“会计册”,成为效法的榜样。在阉党覆灭后还升了光禄大夫,加封宫保,赠及四世。这也是一个技术官僚的优势,无论哪朝哪代都缺少不了他们。
然而在朱鼎盛看来,明朝开国以来的户部尚书,就没有几个是靠谱的,也就怪不得,朱元璋当皇帝那会三十一年间一共换了户部尚书四十余人。户部尚书是什么,在明朝,户部机构相对以往各朝而言,其权力与职掌范围都扩大了很多,是真正地掌管了国家财政、经济的最高机构。开源节流,就是最基本的财政政策,然而,有多少个做到了?
朱鼎盛也是很头痛,看来要找称心如意的还得自己培养。
想了一想,朱鼎盛对着郭允厚温和的笑了一下,道:“郭爱卿,这些年为了朝廷财政,劳苦功高,你辛苦了,接下来还要郭爱卿继续开源节流,再立新功,将来朕一定会论功行赏,授勋封爵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郭允厚听后一个哆嗦,大家都是聪明人,新皇帝的拉拢之意再明显不过,如果有更好的前途,谁愿意戴着“阉党”的头衔,他心领神会,一下子就推金山,倒玉柱的行了大礼,口中说道:“皇上厚爱,臣一定肝脑涂地,报效皇上。”
朱鼎盛也是显得很满意,热情的扶起了郭允厚,叮嘱几句就请他回去休息了。
接着,朱鼎盛马不停蹄的召见了王承恩。
王承恩自崇祯皇帝小时候就陪在他身旁,历史上还陪崇祯皇帝一起吊死在煤山上,绝对是生死相伴。朱鼎盛来到明末,可以说最信任的人之一就是大伴王承恩。
他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排王承恩拿着圣旨接管了皇宫里的内库。这时候,匆匆召见王承恩就是想了解内廷的财务状况。
后世一直有一个传说,崇祯皇帝很抠门,至死也没有拿出自己的私房钱出来编练新军和救济灾民,这些钱财传闻在七千万两白银以上。
所以,朱鼎盛很好奇,也十分期待奇迹的出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