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早朝制度-《回明之抢钱皇帝》


    第(1/3)页

    孙承宗走了以后,朱鼎盛在乾清宫静静的休息了一下,看看天色尚早,想起明天又必须早起参加早朝,一脸的无奈。后来一想,他的爷爷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他的哥哥天启皇帝也是几乎一年到头没怎么上朝呀。

    说到这里不能不提一提明代的朝会制度。

    明代朝会,分为大朝、朔望朝和常朝。

    其中以正旦、冬至和万寿圣节这三个传统节日举行的大朝最为隆重,需要在京的朝廷官员及皇亲勋戚都要参加,文武百官及四方各个属国都要上表称贺。

    每月初一、十五,百官都要穿着公服行礼,称为朔朝、望朝。

    朔、望二朝是在皇极殿举行,属于礼仪性质,只是行朝贺的礼仪,没有处理政事。

    处理政事主要在常朝。

    在洪武年间,百废待兴,朱元璋精力过人,所以又把常朝分为早朝和晚朝,一天到晚都在上班。后来的君王,实在是受不了,就把晚朝给遗忘掉了。

    早朝的时候,由于很多官员住得较远,交通工具也不发达,所以经常要午夜就起床,凌晨3点官员们到了午门外等候。到凌晨5点左右宫门开启,官员们才走过金水桥在广场等候皇帝驾临。每天如是,如果碰到身体不适或者恶劣天气的情况,心情可想而知,精力耗费也是惊人。

    由于早朝都是按照礼仪程序严格进行的,许多事情皇帝也无法当时就定下结论,慢慢的变成了一种走过场的形式,空洞无物而又耗费时间、耗费精力的繁文缛节。

    后来,不仅历代皇帝都想方设法找借口不上朝,官员们也是经常找各种理由。但是朝会制度是太祖定制,所谓祖制不可违,因此也没有人敢进行彻底的改革。

    两世为人的朱鼎盛当然深恶痛绝。头上戴着太祖之光的高帽的他也不怕背上私改祖制的恶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