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三)-《回明之抢钱皇帝》


    第(2/3)页

    “马世龙,33岁,字苍渊,回族,宁夏卫人,由世职武举中试,曾担任山海总兵,协助孙承宗镇守辽东。”

    “孙传庭,34岁,字伯雅,代州镇武卫人。孙传庭一表人才,多有谋略,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曾击败高迎祥、李自成,后兵败,在陕西潼关战死,《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吴有性,45岁,字又可,号淡斋,江苏吴县人,名医,著有《温疫论》一书,是瘟病的开山鼻祖。”

    “茅元仪,34岁,字止生,号石民,归安人,从小喜欢阅读兵农之道,成年熟悉用兵方略、九边关塞,后来汇集历代军事著作2000余种,编辑成了《武备志》。”

    朱鼎盛沉吟片刻,成竹在胸,继续安排军校人事。

    教育部负责学生军事理论、文化知识的培养以及教材的编写,由袁崇焕担任部长。

    训练部负责制定新军的军事训练计划,部长为马世龙。

    管理部负责军校的日常事务及军队纪律管理,部长为孙传庭。

    医学部负责军队伤病的医疗和军医的培养,部长为吴有性。

    后勤部负责军校粮食武器等管理,部长为茅元仪。

    朱鼎盛一口气使用掉了黄金伯乐系统的五次机会,效果不错,都是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

    袁崇焕历史上评价的分歧很大,说他背叛明朝却显得一点证据也没有,朱鼎盛也是不相信的,自作主张杀了毛文龙是他最大的罪状,胆大妄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的口才很好,理论水平很高,也有辽东实战经验,负责教育应该没有问题。管理和军法方面,朱鼎盛不敢让他负责,怕他一冲动又把谁给砍了,现在可是一个人才万两黄金,值钱着呢。

    马世龙是京营宿将,当年孙承宗对他理论水平也是评价很高,不然,第一次去辽东督战,也不会特地向天启皇帝点他随行。

    孙传庭现在还是文弱书生,后来在剿灭农民起义时狡黠、多谋、果断,将星的闪耀只需要给他合适的土壤,让他来管理部历练也是朱鼎盛的苦心孤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