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军器人才-《回明之抢钱皇帝》


    第(2/3)页

    朱鼎盛再次将黄金伯乐系统里的寻找人才次数用光,并命令内务府即刻派人宣召去了。

    明朝末年火器制造已经落后于西方。

    当时明朝官员当做宝贝的佛朗机炮和红夷大炮,在西方已经不算是先进的火炮了。

    火枪方面更是如此,不仅无法和西洋人比较,甚至落后于日本,明朝的军队一直在大量使用手工点药捻的火门铳。只是在跟倭寇打仗吃亏后,戚继光才开始仿制日本火枪制成鸟枪,可见当时明朝火器的落后程度。

    戚继光《练兵实纪杂集·鸟铳解》就曾经说过:“此器中国原无,传之倭寇,始得之”。

    《武备集要》也有描叙说:“鸟咀铳之用,起南夷番国。我兵战获番船,得之舟中,遂仿之以造。”

    中国堂堂文明古国,火药也曾是中国对世界的巨大贡献之一,却因为当权者的腐化短视,逐渐沦落到屡战屡败的地步,想想也让人觉得扼腕叹息。

    朱鼎盛通过黄金伯乐系统寻找到的五个人才,让他非常满意,简直就是目前的黄金搭档。

    徐光启作为明末的高级官员,是经世致用的典范,有眼光,有魄力,能虚心的跟随明末来华的耶稣会士们研习西方科学,他不参与党争,而是专注于体贴民生,提出了一系列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1927年就完成了《农政全书》的初稿,数学、天文、历法、水利、农学等方面都深有研究。

    朱鼎盛已经准备任命徐光启为科学院的总理大臣。他的资历、经验和思想行为都是这个位置指挥攀升科技树、引领时代的最佳人选。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年龄,朱鼎盛很忧虑七年后怎么办,吃好喝好伺候好,希望能改变这一结局吧,虽然他觉得希望不大,毕竟人生七十古来稀。

    毕懋康的燧发枪、孙元化的火炮、宋应星的找矿和炼钢还有合金、李祖白的望远镜,一切的一切,让朱鼎盛觉得是那么的完美。

    刚好,毕懋康、孙元化、李祖白都在京城,朱鼎盛用过午餐,稍事休息后,他们都已经到了。

    朱鼎盛顾不得疲乏,马上让人去找制造火器经验丰富的内府兵仗局工匠。

    毕懋康、孙元化、李祖白被皇帝点名召唤,虽然觉得激动,但是也摸不着头脑。

    朱鼎盛只是简单的说了要制造新式火器,然后就示意王承恩把皇家福祉公司和洪武军校的大概情况对他们说明一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