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炼钢革新-《回明之抢钱皇帝》


    第(2/3)页

    但是已经有了耐受高温的坩埚,但是开放式的炼铁炉温度不够,无法将铁完全液化,蓄热室则就可以液化生铁,将钢加热到液态,才能够精确地控制其中的碳与其他元素的比例,制造熟铁(含碳小于0.2%)与钢(含碳介于2%~0.2%)。

    中国埋藏的铁矿石与煤炭中磷与硫含量都比较高,导致炼出来的铸铁性脆,作为火炮的性能往往比较差,做管壁做薄了容易炸膛,把管壁厚度加厚又导致重量明显增加,显得特别笨重,无法适应战场上瞬息万变的节奏。

    故此,要炼制质量优良的钢铁的另一重点,在于解决寻找如何脱硫脱磷等去除杂质的技术。

    石灰石能使铁水脱硫与脱磷,在炼铁炉中添加石灰石、石灰与萤石,就能把铁中的硫磷杂质弄成渣分离出来,这个过程就叫造渣。

    另外必须使用碱性耐火砖作为炉壁内衬,因为石灰等造渣剂与磷形成磷酸,磷酸可与石英砂等做成的酸性耐火砖产生剧烈反应,导致炉壁破坏。

    朱鼎盛选用的是白云石这种碱性耐火砖作为炉壁内衬。

    最后,还有一个重点,就是炼焦。

    采用木炭炼铁也行,但是需要的木头太多,拿来烧材炼铁实在太过浪费,大量的砍伐木材,也不符合朱鼎盛想要建设一个美丽华夏的理想。

    明末已经有了焦炭炼铁的技术运用,但是不明白原理,朱鼎盛向众人耐心的解释,焖烧煤炭成焦炭的目的,就是通过锻烧去除铁矿中硫磷等杂质,避免钢铁混入杂质变脆。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各种各样的技术难题在宋应星的技术团队攻克下,逐一迎刃而解。

    朱鼎盛翘首以待,他大炼钢铁的梦想,正在按部就班的朝着现实一步一步的走来。

    九月份的北京,已经很凉爽了。

    这时候,科学院的官员和工匠们,都是汗流浃背,不停的在一座新建的冶铁高炉旁边忙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