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以德服人-《楚时归》
第(2/3)页
那茶商既不是聋子,也不是瞎子,哪还不能明白眼前人的身份。
在颍上做生意,第一不能惹的便是世家。而现在,数日之前,令最为庞大的景家都吃了大亏的颍上君,此刻出现在他的面前,他一小小的茶商,无权无势,岂能不担惊受怕。
那茶商的双腿忍不住就这么跪了下来,哆哆嗦嗦地说道:“殿下恕罪!小人有眼不识泰山!”
不仅是那茶商现在担惊受怕,就连淳于堂的那些伙计们,也是默不作声地后退了几步。
尤其是先前几个对着夏桓大声呵斥的,更是躲到了运药材的车后,生怕夏桓看见了他。
生在宫中,长在宫中的夏桓,虽然早已习惯了别人对他身份的敬畏,但是,像是这般发自骨子里纯粹的畏惧,却是令他颇为厌恶。
“拿着剑,去君府拿钱去吧。”夏桓的语气之中,显然多了一丝不耐烦。
“喏!喏!谢殿下,谢殿下!”茶商也算是耳精目明之辈,当下便听出了夏桓的反感之意,立即诚惶诚恐地接过了佩剑。
而后带着十几个家仆,别说茶了,车都不要,就跑了。
买下这些茶叶,对夏桓而言,仅仅只是想报答一下淳于堂的帮助罢了。这,对他而言,也仅仅只是一个小插曲。
不过,夏桓的身份,对那些淳于堂的伙计而言,却是宛如一座大山压在了他们这尊小庙的门前,令他们喘不过气来。
等到那茶商和他的伙计都跑完,夏桓方才再次走到淳于静的面前,拱手说道:“淳于小姐,您现在可以将这些药材运进屋了。”
淳于静出生于齐国淳于世家,其大父更是大名鼎鼎的淳于意,不仅擅政,更擅医术。在齐国,地位不一定多高,但名声却是极为响亮。
公子王孙,对于淳于静而言,也是见过不少了。但是,真正能像夏桓这般对一个小小的商贾都不亏欠的,却是极少。
若是换做了其他人,定然是直接报出身份将这些人吓走,哪里会买?
至于夏桓先前的话,她非但没有听得进去,反倒是鬼使神差地问道:“你们楚国的王子皇孙,都是这般吗?”
淳于静的话,问得有些突然,就连她本人,话出口之后,也是有些后悔,暗自嗔怪自己太过唐突。
夏桓同样一愣,明白淳于静所指后笑了笑说道:“我楚国太祖早已留下祖训。治国者,以法束人,教化育人,以德服人。那茶商未触律法,自然应该以德服之。对了,夏桓同样还要感谢淳于小姐,施术救下那孩子。”
夏桓说完,再次对着淳于静深深一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