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夏栩的警惕-《楚时归》


    第(2/3)页

    对于这个和自己对头一母同胞的七弟,夏栩也没有想象之中的那般厌恶,反倒是一直以来,夏桓那谦和不争的态度,一直令他挺是满意。

    “三皇兄为父皇效力,才是辛苦。反倒是愚弟,刚刚就封不到一个月,便发生了这么大的事,辜负了父皇的期许。”

    “七弟不必自责,河堤崩坏,乃是天意,非你之过。”

    夏桓与夏栩之间,就宛如真的没有一丝隔阂一般,并排着向着城内走去。

    此时,距离河堤决口,已经过去了五天的时间。城中的积水,也已经退了不少。现在,也不过刚刚没过脚踝而已。

    “七弟,那林县令,如今何在?”刚一进城,还没多久,夏栩便将话题引到了林牧的身上。

    “应该在城中安抚百姓。怎么了,皇兄寻他有事?”夏桓有些不解地问道。

    “哼,他就任期间,河堤失修,引至决口,父皇已经将其削官为民了!”夏栩的语气之中,带着一丝怒意,顿了顿,又说道:“不过,纵民登城,我看,削官为民,还是便宜了他!”

    夏桓对于林牧被免,根本就不奇怪。

    河堤,乃是太祖所修,当年吹得能挡百年风雨。现在不过几十年,若是单单归于天灾,岂不是在嘲讽太祖无能?

    因此,除了天灾,还需加一点人祸。而这人祸的罪责,自然是被那不过几百石的小县令给背上了。

    虽然夏桓对于那个左右逢源的林县令,也是颇为不满,不过,夏桓倒也不想他替自己再背个锅。

    于是,有些歉意地说道:“三皇兄误会了,城墙之上的难民,乃是愚弟安排的……”

    “你?”夏栩眉头微微一皱,说道:“族学之中,文武并即,七弟应该知道,除非是强敌来袭,方可驱民登城。眼下不过是大水,七弟又是何意?”

    夏桓歉意地笑了笑,说道:“实不相瞒,前些时日,城中大水,愚弟从城北救出的人,有不少乃是老弱妇孺,体弱多病,只能暂时安置于城墙之上。”

    “七弟的意思是,城墙之上的,都是你救下的城北之民?”夏栩的眼神之中,带上了一丝别样的颜色,盯着夏桓的脸,一丝一毫都不放过。

    夏桓的心中,不由得暗自苦笑了一声。

    几十年前,群雄反秦,实际上为的的是天下,但口号却是喊的要推翻暴政,实行仁政。其中的代表人物,自然是汉高祖刘邦。

    只不过,后来楚太祖横插了一脚,令刘邦的帝位还没坐稳,便策反了当时的齐王韩信。

    而后的,自然又成了群雄逐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