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养兵-《楚时归》


    第(3/3)页

    自古以来,士族大家,占据了极大的财富,却对国家的财政贡献微乎其微。

    夏泽不惜主动放利给世家们,无非是想让他们拼得更狠罢了。比起放掉的利益,军旅这个无底洞,显然是填不满的。

    而且,有景氏和季氏两大巨擎在后,一些小的世家,哪里敢那般明目张胆地捡漏。

    比起钱财,显然是他们想象之中更高的官位,更能吸引住他们。得罪了景氏和季氏,谁能保证,皇帝会为了他出头?

    三皇子想要夺嫡,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

    然而,没有实力,谈何夺嫡?

    自从太子弱冠之后,每次但凡举士,大多都经由太子之手。

    加上一个身为丞相的舅舅,不用想也知道,朝堂之上,三皇子是定然争不过太子的。

    朝堂之上争不过怎么办?那么,出路定然便是番军了。

    朝廷的番军之中,属神武军人数最多,同样实力最为强大,剩下来的,十几支番军,有六支左右是控制在大将军季术的手中的,人数也足有八万多人。

    这些,本来就是楚国正面之上,所有的战力了。几乎可以说,是二十年前,就留下来的老本了。

    剩下来的十支左右的番军之中,每支的人数虽然并不多,但是,三皇子掌握了五支,而太子仅仅只掌握了三支。

    当然,剩下来的番军,虽然也掌握在楚皇夏泽的手中,但人数不多不说,同样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算不上什么。

    这些,在朝堂之中,当然也算不上什么秘密。因此,夏桓也是略知一二。

    以前,夏桓还觉得,这或许会成为日后楚国动荡的一个关键。毕竟,楚皇夏泽的年纪越来越大,皇位的更替,也就意味着越来越近了。

    一个处理不好,给齐汉两国可乘之机不说,若是极大损耗了国力,恐怕就会一蹶不振了。

    可是,现在想想,这一切定然都是在夏泽的预料之中的。

    再联想到刚刚夏泽所说的开疆扩土,夏桓心中忍不住多了一丝难言之情。

    八支明目张胆隶属在太子和三皇子治下的番军,七八万人,恐怕都将会成为这次开疆扩土的先锋吧。

    或许,他们能建功立业,但或许,就会有来无回。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