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南珠-《超级大枭雄》


    第(2/3)页

    “似乎是群学生,他们来这儿做什么?”

    往前就是雷州湾,就是出海口,一大群男男女女的学生,又行装这般古怪,瞧着不像是来采风画画的,胡雪枫遂被勾起了兴趣,便随人群往海边走了过去。

    等胡雪枫循着这群人的屁股追上去的时候,只见一排排的自行车,然后这群学生们已经卷起了裤管淌在了海水中。

    “这是在?”胡雪枫好奇,便上前仔细瞧,等靠近跟前,这才发现,原来,人家这是在采珍珠。

    “难道是水产学院的学生?”胡雪枫倒是有些记忆,霞山这块就有个湛江水产学院,这里的学生在海湾这边搞了块海水珍珠养殖基地。

    胡雪枫凑上前,想看看热闹,却正好撞见一位白发苍苍的湛江水产学院的老师在给学生们讲课。

    闲来无事,他就站在海边听着。

    只听同样卷着裤管站在海水里面的老教师,缓缓说道,“南珠,是以马氏珠母贝产出的珍珠。南珠粒大、圆润、光彩迷人,被誉为国之瑰宝,驰名世界。”

    “据历史记载从东周的周桓王时期开始,就有人在南海采捕珍珠,虽历史记载不详,但这是关于南珠最早的记载。”

    “战国时代,南海开始有了珍珠生产加工、并利用珍珠作饰物和药品,同时将珍珠作为商品拿来与交趾商人交换粮食。”

    “史记中记载,‘适秦开疆百越,尉屠睢采南海之珠以献。’到了秦始皇时期,秦始皇时代,南珠就开始作为贡品,派出珠官驻扎南海监督沿海珠民下海采珠。”

    “从两汉到明清,南珠一直作为贡品,流传于宫廷,可是封建帝王的奢求无度,也对南珠的自然资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以至于发生了合浦珠还的典故,到了明天启年间,更是有‘遂稀,人谓珠去矣’之语。”

    “直到新中国建立后,党和国家对南珠的培育极为关怀,南珠获得新生,重放异彩。1957年11月,周恩来总理指示:要把南珠搞上去,改变几千年的自然采珠为人工养殖。”

    “1958年3月,我国第一个人工养殖海水珍珠基地在合浦营盘建立,同年,中国人工插核育珠的创始人陈敬仪在合浦珍珠场进行马氏珍珠贝人工插核育珠试验获得成功,1959年我国第一颗海水珍珠养殖成功。1961年在北部湾畔建成了我国第一个人工珍珠养殖场。”

    “1962年,咱们湛江水产学院的无核淡水珍珠养殖研究取得成功。1965年,南海海洋研究所、北海珍珠总场在东兴珍珠场进行马氏珍珠贝人工育苗又获成功。这项成果,结束了全国海水珍珠纯天然采集的历史,开创了珍珠养殖生产进入全人工培育的新纪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