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原主的死因-《反贪大明》
            
            
            
                
    第(1/3)页
    不让原本读书?原主这个半大小子还是一个文盲?
    沈沐明知如此询问可能会出现破绽,还是不禁问道。
    这简直不合常理呀!
    这县城应该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小镇,此时正处大明中叶,内忧外患还不曾彻底爆发,朝政还算清明,文武百官还算用心,普通百姓的日子还过的去。
    一些有余力的家庭都将家中的孩子送到私塾中来认几个字,要是天分高的,被私塾的夫子另眼相看,倾囊相授,没准还真能往科举路上博一博。
    就算考不上那些举人进士,将来位列朝堂,官居一品;
    但只要能考取秀才功名,就可见官不跪,社会地位得到极大的提升,平日里也可被乡里邻里、周围人家高看一头,总之,隐形好处是多多的。
    从原主的衣着打扮来看,还穿的起绣着花边,没有补丁的衣服,双手也娇嫩,没有干活磨出的老茧来看,原主的家庭条件应该不会处在温饱线上才是。
    原主的爹为何不愿自个儿子去读书,这不符合时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望子成龙的心理呀!
    莫非,这爹不是亲生的,而是后爹。但若说是后爹,也应该不是,至少从这小白的话语中,原主是要继承这爹在街面上位置的,也不是任凭原主自生自灭的主呀!
    反正不管怎么说,到现在他总算知道了原主并不是那种无父无母的孤儿,还是有亲人存在的。
    亲人呀!也许是个麻烦呢!
    什么人对原主的言行举止最熟悉?
    当然是与他朝夕相处的亲人。
    对原主没有一点记忆的他,会不会露馅?
    但假装若无其事应该是最好的伪装吧!
    “我说大哥,你也别遮着掩着了,我们几个都知道了!”
    你今早出门吃早食时,又碰见镇上那个姓方的酸秀才,被对方酸了几句,回去告诉伯父,你想读书,也要考取功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