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疑点,荣致其人-《反贪大明》


    第(2/3)页

    其他几名锦衣卫像韩琳,萧柒,孟云则多少变的沉默起来。

    沈沐在第一时间听完这个案子的全部经过所能发现的问题,他们想必也想到了。

    锦衣卫也是人,他们也有家人亲朋,大概明白这老乞丐心中存着那一份执念,也在思忖:难道他儿子真是冤死的?

    “沈沐,这老儿之事原本是你让本百户听听的,现在你也听完了,先说说你的想法?”

    梁百户又重新拿起筷子,夹了一口饭菜,放入自己口中慢慢咀嚼,吞咽掉,才看向沈沐道。

    “大人,这老儿之事,听着确实让人动容,让沈沐想起了家父被冤之事,如不是大人恰好到来太平县,给了沈沐查案的机会,也许沈沐会成为下一个老乞丐。

    然而,事有两面,从这老儿的叙述中,此案的确疑点重重,可现在小子和大人也只是听到了这老儿的一面之词。

    一面之词无论说的多好多惨,它永远只是一面之词,不能仅凭此就断明一件事情的真伪。”

    也许是受前世父母的影响,沈沐一直觉得,执法者首先应该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来审视一个案件。

    这个老乞丐说的是很惨很惨,他的儿子听起来似乎真的有可能是冤枉的,他也从这老乞丐的言辞之间发现这件案子有诸多疑点。

    然而,疑点归疑点,在没有获取更多当事人知情人的信息之前,作为执法者是不能随意主观地下结论的,更别说,他对大明的律例也不清楚,并不知道,酒楼杀人这种案子的具体判决是依据哪条律例,如何量刑的。

    “你小子还算知道轻重。”梁百户闻言,脸色舒展了许多,赞许地点了点头道。

    这老乞丐诉说的故事的确让人同情,动容,可身在锦衣卫中,这么多年他见识多了形形色色的案子和人。

    有些人极具演戏能力,很轻而易举地把黑的说成有的,有的人甚至敢把锦衣卫当刀使。

    如果沈沐这小子正义感爆棚,一听到这种惨烈的故事,本能地就先采信这老乞丐的话语内容,那就是犯蠢,被对方牵着鼻子走了。

    就正如这老乞丐而言,当时绩溪县已经判了这老乞丐儿子斩刑,必然是有什么证据在手,想必整个案件的详细情形应该都有记载。

    等查阅了整个案卷,那时才能对这个案件做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

    “小老儿没有说谎,小老儿怎敢在锦衣卫大人面前说谎。”这老乞丐听闻沈沐的言辞,大急,忙出声辩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