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酒楼上的公子(求收藏求推荐)-《反贪大明》


    第(2/3)页

    在前世,沈沐作为北方人还真没有机会来过这绩溪县。

    全国那么多有名的县市,他知道的很少,后来为了逃避通缉,一直在国外,没有回过国,也没有机会踏遍华夏的山山水水。

    此时,走在古代的这片土地上,他的心情还是有些微妙的,实在是绩溪的风景真的很美,想必到了后世,也是很有名的风景区。

    他们的马一路行来,沈沐很快留意到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绩溪县看起来似乎要被太平县的人文环境好一些,路过一个小镇,街上穿长袍的人比较多,店铺招牌上的字大多都很有特色和风骨。

    偶尔还不时从路旁的房屋中听到朗朗的读书声。

    这大概才是典型江南的盛世景象,仓廪实而知礼节,吃饱了肚子,才有余力让孩子去上学。

    后来,沈沐查过绩溪县志才知道,唐宋八大家的苏澈曾任绩溪县事,在他的倡导下,绩溪虽是一个小小的县,可文风却极为昌盛,不仅书院极多,社学和私塾这种初级学校也很多。

    到了明代时,一个县的书院达到了五十多座。

    这反而让他对荣致这个人更感兴趣了,在这样一个读书人多如狗的地方当县令,可见这县令真不是那么好当的。

    尤其这读书人习惯鸡蛋里挑骨头,掌握了知识,他们就要发表看法和见地,对官府的所作所为进行评判。

    荣致这个人能当稳绩溪县令,官声还不错,可见真不是一般人,更不是个平庸糊涂之人,他真的会制造一个冤假错案出来吗?

    梁百户他们大概也知道,这绩溪县不是一般的州县,所以行事也小心谨慎了一些,至少进了县城,这马速就减了下来。

    绩溪县的老百姓也许因为大多数人都能够读书的缘故,这自信心相对而言也要强一些,看到他们一行锦衣校尉,显得淡定很多,不像太平县那么惊慌失措。

    这一路上,马虽跑的不快,但也不慢,沈沐毕竟不是惯骑马的,等他们进城时,他觉得自个的整个身子骨都快散架了,有酸又疼,看来他的马术还真要多练练。

    进了县城,迎面就在街上碰到一些穿着小书生袍服的小学子,有七八岁的,也是十来岁的,一个个挺着小胸膛,走起路来,还挺有范的。

    他们看到梁百户这一行人,有些还好奇地停下脚步观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