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大人,那刘涵来了。”韩琳这时也进门道。 因为驿丞还在梁百户房内,驿馆外站岗的兵丁也不敢挡巡按御史的驾。 一个随从武官打扮的中年男子直接一路通行到了梁百户他们锦衣卫所住的院子里。 大概是对锦衣卫也是有所畏惧的缘故,他没敢直接踏入梁百户房中耀武扬威,而是站在院内朗声喊道:“南直隶巡按御史刘大人,奉圣命至徽州府巡按,仪驾马上就到了,请速速出迎。” 这随从武官虽没点名,让谁出门迎接,可特意跑到梁百户他们的院子里传话,用意已一目了然了。 明代的官职品级又是并不能作为权利大小的唯一凭证,比如说内阁大学士们,许多人的学士衔其实只有正五品,但他们的权利却极大,整个国家大多数政务的运转都在他们的操持之下进行。 而梁百户这等锦衣卫百户是正六品,说起来是要比巡按御史这七品官要高一些的,按品级来说,应该是这巡按御史前来拜见梁百户的。 可因为巡按御史那是奉旨行事,代表的不仅是自己,还代表当今皇爷的意志,手上又握着弹劾监督之责,拿问审批之权,越到明中后期,这权利是越发地膨胀起来了。 到了下面的地方,许多地方官都要刻意逢迎,为的就是让自己能够平安过关。 而明代的巡按御史又都是文官出身,地方官员与他们有千丝百缕的关系,倒是真能起到惩治贪腐的作用吗? 恐怕未必,御史这种风闻奏事的权利,不讲究证据地奏报,反而让那些不善于逢迎没有靠山,真正做事的官吏深受其害。 “走,出去会会这个刘涵。”梁百户起身,换上自个的锦衣卫飞鱼服,然后带着韩琳和沈沐出门迎接。 倒不是梁百户就怕了这个刘御史,而是刘御史他是奉旨出行,锦衣卫不能不给“奉旨”这两个字面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