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125章,沈沐的坚持 听闻此言,沈沐很自然地停下手中的筷子。 正眼望向方云方舒展。 然后又环视一番包厢内的其他人。 才开口道:“今日在座的各位兄台都是饱读诗书之人,更是通晓大明律法, 沐现有一个问题想请教诸位,我们一生能花多少时间才能真正认清自己熟悉的人是何等模样? 我们真的认识我们身边的每个人吗? 会不会有时觉得他们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众位才子在刚才询问问题时,猜测过沈沐的各种态度,却没想到沈沐不像那些官场老油子对他们打哈哈,回避问题,却问了这样一个很是直白的问题。 闻言,他们都开始猜度沈沐的用意,难道这位沈总旗的言下之意是,他们并没认清荣县令的真正为人吗? 没人率先开口,都是若有所思。 倒是胡七李泽还有汪大量他们,在中秋节的晚上,就见识过沈沐那别出心裁又直白的观点,倒是不以为忤,也想看看,沈沐现在又有什么新奇的观点,并没马上开口作答。 看到没人回应,沈沐又接着道:“我相信这个问题,就算在座的各位兄台再是如何的满腹经纶,恐怕也无法给出唯一正确的答案来。 和我们亲密如父母者,如兄弟姐妹者,甚至妻子儿女者,我们都不能保证了解对方的一言一行和所作所为。 那么,荣县令与在座的诸位兄台即使再怎么相识,也非亲非故,更非朝夕相处,各位就真的了解他是怎样一个人吗?” 沈沐的性子里向来都不是一个甘于被动的人,今日在包厢门口看到这一群才子时,他就在思考该如何抓住主动权。 那个方云在开口询问与他时,其实已经把主动权暂时交到了他的手中。 不仅是主动权,也存在一个先入为主的暗示,暗示锦衣卫之所以抓走荣致,是荣致的确有他们不知道的一面。 其实人的心理很奇怪,一个在大家心目中很完美的人,如果这时有人突然爆出这人的黑料,正常人绝不会马上就反驳,说这些黑料是假的,你这人怎么能胡说八道呢? 反而会惯性地询问自己,这个黑料是不是真的?他们是不是真的被骗了? 所以,包厢内的众人也开始思考,都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难不成荣致真的有什么错处?是他们这些人也不知道的? 就算锦衣卫再嚣张跋扈,也不能做事全无顾忌,更别说巡按御史还在绩溪县。 锦衣卫当场将那荣致抓了,要是没真凭实据,这件事如何收场? “沐原本也是一斗升小民,出身与贫寒之家,深知一个好的县太爷对治下的百姓有多重要,初来绩溪县后,听到荣大人的种种事迹,也极为佩服,深知当一个好官不易,当一个让所有百姓拥护的好官更是不易。 这一点上,荣大人也算无愧于心。 可这些并不意味着,荣大人就没有触犯大明律法的行为,如不是得到确切的线报,锦衣卫不会无故将荣大人带走。 梁通梁大人与荣县令更与旧仇新恨,一切都不过是按律办事罢了。 还请各位体谅。 但在下可以保证,锦衣卫绝对不会用粗暴不人道的法子对待荣大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