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山水求生道不休-《明末寻道记》


    第(1/3)页

    第二章山水求生道

    谢铭舟忍着悲痛在山前寻了一处好地,葬了师父,才发现自已竟然举目无亲,无路可投!

    他见此时潼川府贼匪横行,民不聊生,自已炼气又未到辟谷之境,只得随了那流民往遵义府逃难,希望能找到口吃食不被饿死!

    那小少年姓杜名启,也是潼川府人氏,家中亲人全都亡故,只身随了流民逃难,因年幼力弱,被几个饿得发慌的流民捆了去,竟然要将他剥洗干净煮了吃食!

    幸好谢铭舟路过此地,打杀了几个流民救了他一命,自此便跟随在谢铭舟身后,一路逃难到了这泸州府。

    杜启惊恐之下逃得一命,感激涕零,又见他功夫了得,若是在这乱世中学得这身武艺,也能保全自已性命,于是缠着谢铭舟非要拜师。

    谢铭舟见他本质淳良,资质也还尚可,便答应了他,只是道门重礼,现在未行拜师礼,便不让他叫师父。

    二人回到城内,七拐八弯到了背街一所破屋前,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迎了出来叫道:“铭舟,杜启,你们回来了。”说罢欢天喜地提了那鱼,自去厨房炖汤。

    这老妇人和谢铭舟二人无亲无故,本是泸州府中住户,叫做刘杨氏,家中原有两子一女,十年前(崇祯七年)张献忠流民军第一次打泸州时(那时还没建国称帝,不叫大西军),女儿被流民军掳去,不堪受辱投江自尽。

    两个儿子也被裹挟而去,至今生死不知,杨老汉则是死于去年流民军攻陷重庆后,上泸州劫粮之时。

    谢铭舟初来泸州时,这刘杨氏已经饿得快要死去,谢铭舟不忍见她活活饿死,无奈下江捉鱼,救了刘杨氏一命,自此就在她家住了下来,每日采些野菜,捞点鱼虾,勉强度日。

    按道家说法这五荤三厌之物,本不应食,《孙真人卫生歌》云:“雁有序兮犬有义,黑鲤朝北知臣礼。人无礼义反食之,天地神明俱不喜。”

    可是如今这世道,草根树皮都被吃了个精光,若还是谨守三皈五戒,五荤三厌,岂不是要活活饿死?

    不一会刘杨氏端了鱼汤上来,三人吃完这条鱼,又把汤也喝得空空,仍是觉得腹中饥饿。

    刘杨氏叹道:“都是老婆子拖累了你们,若不是我,你们两个也尽够吃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