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四章鸡鸣狗盗也猖狂-《明末寻道记》
第(2/3)页
业内传言如今景德镇最好的工匠都被高仿经营者包养,每年只做十来件东西,从中选出一两件最好的,其余的全部销毁,这一两个极品高仿,可以拿到全球任意一个拍卖行拍卖,而没人能看得出真伪。
谢铭舟到这里面来,当然不是为了捡漏,他只是好奇而已,在他印象中的古玩,都是在那种奢华的店铺中出售,进出的人也多是王公贵族、豪商巨贾,象这样仿佛卖菜一样买卖“古玩”,他还真没有见过。
刚走得几步,入眼就看到一只镂空梅瓶,造型甚是精美,不由得停下来多看了几眼,那摊主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戴了副眼镜,看起来倒是文质彬彬。
“小兄弟,这可是宋代梅瓶,我家的传家之宝,你若是有意,可以上手看看。”那摊主一见谢铭舟这副模样,以为来了棒槌,连忙殷勤地说道。
这梅瓶确是起自宋代,初为皇帝讲经赐宴时盛酒所有,故在宋时都称为“经瓶”,后来各朝各窑口都有烧制,直至明后才称为梅瓶,然而不管它叫什么,它的作用都只有一个——盛酒。
谢铭舟自已便有几只梅瓶,不过都是拿来装酒,却从来没有把它们当成是古董。
“老板,你这‘梅瓶’装酒不怕漏?”谢铭舟忍不住心头笑意,抬头问那摊主道。
“……这是观赏用的梅瓶,可不是盛酒的。”那摊主哽了一下,其实他心中早已自知,这样式古怪的镂空“梅瓶”,因为制作得实在是精美,开始他也打了眼,后来请教了不少人,才知道这其中的原因,不过也没少被行内人笑话。
“还以为是个棒槌,没想到还懂得这些。”那摊主暗自嘀咕了一句,又热情地向谢铭舟推销其他东西。
“兄弟,看不上这梅瓶没关系,你看下这些玉牌,都是名家雕刻,要是看上了,我给你按批发价算,一块一百元,算是交个朋友。”
谢铭舟顺着那摊主手指的方向一看,在旁边立了一个木架,上面挂满了种种大大小小的玉牌,玉质虽然不好,但却不是假货,一百元也不过只相当于原来的一两百文钱,价钱也还算是公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