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六章 瑞雪兆丰年-《正统天命》
第(2/3)页
“如今这势头,却也是不怕甚么攻讦了,内廷自顾不暇,自然是不会注意到我这么个小小的兵部郎中了。”杨尚荆双腿一夹马腹,让马儿跑得稍快了些,“外朝那些想要扬名立万的,估摸着也在琢磨着,如何从内廷的身上撕下来一块肉来,要知道,这喷权阉当朝能得到的声望,可要比攻讦我这么个小官儿要多啊。”
内廷外朝,死敌啊,从特么大秦朝李斯赵高这一对儿开始,相爱相杀一直到了这大明朝,都没歇过的,作文人的想要青史留名,最快捷的方法就是喷内廷,或者跟着内廷怼外朝,前者叫做清流,后者叫做阉党,只要事儿干的够大,最后都会被同为文人的史官们在史书上记一笔的。
而现在这个正统朝,内廷的槽点可是不少的,只不过槽点嘛,在圣眷隆重的时候就不能称之为槽点了,只有在皇帝对内廷的心腹太监起疑心了之后,才能被当做槽点利用,比如说太祖皇帝立下的宦官不得干政的铁碑,就消失无踪了,这种沾了内廷的边儿、还挂着祖制的羊头的事儿,最好拿出来说事儿了,还特么让人反驳不得。
忠叔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不过还是追问了一句:“只不过这剿除沿海倭寇之事,少爷作何决断?”
“自然是从快、从速。”杨尚荆笑了笑,嘴角咧了起来,“杀倭寇的速度越快,可是越能够向外朝表决心的。”
倭寇手里有什么?除了钱,最多的还是罪证,现在这种情况下,杨尚荆要的可就不仅仅是那么一点儿军功了,只要杨尚荆用官军迅速剿灭了倭寇,然后用搜出来的信物、暗语之类的,和这些倭寇身后的大家族们聊聊天、谈谈心,想必就能收到不少的好感,到时候这帮大家族在朝中的人手,不为他所用,最次也得给他卖个面子了。
不过这一点有点儿兵行险着的架势了,不到最后时刻,杨尚荆也不会真的把这一套东西扔出来,现在他要做的,还是团结。
忠叔和杨尚荆两人沿着永宁江的江堤走着,江水未曾封冻,虽说出于枯水期,却也能听出些波涛之声,走了大概半里路,忠叔突然问道:“事到如今,却不知少爷对南京的婚事,有何想法?”
杨尚荆之前都沉浸在了死里逃生的喜悦之中,这会儿一听忠叔的说法,顿时就是一愣,沉吟了良久,这才叹息了一声:“还能如何?若是魏国公不再观望,戬便是心中一百个不情愿,这亲事也是要应下来的。”
不应下来不行啊,现在南京勋贵说白了还是他能接触到的最大的、也是最方便的助力,他想要在东南沿海搞事情,就脱离不了勋贵们从法理上到人力钱力上的支持,公然拒婚,就相当于一巴掌抽在了魏国公的脸上,到时候和内廷之间的战斗有了结果,魏国公发起狠来,外朝哪怕不卖他,也不会有人保他了。
“反阉首倡之人?”“平灭倭寇的武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