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四章 见闻(下)-《正统天命》


    第(1/3)页

    第四四四章

    商辂看着这个货郎,鼻子差点儿没气歪了。

    以他商大才子的名气、才气,莫说是江南这一亩三分地了,就是到了京师,照样可以靠着一手好字、几手好诗词白嫖,黄岩县这种弹丸之地,姑娘的姿色都未必入得了他的法眼,还用得着这个?

    这不是骂他么?

    商辂深吸了一口气,摆了摆手:“小可乃是监生,依着朝廷法度,是去不得这烟花柳巷之地的,老丈这货,却是买不得的啊。”

    一听说这小郎君不买货,这老丈的脸色就不太好看了,挑起挑子,也不告辞,直接就走了,商辂那个家人看了,也跟着来了气,起身就要喝住这个老头儿。

    特么的,我家公子辣么牛掰,和你说话是看得起你,你还甩上小脸子了?

    商辂对着他摆了摆手,把人拦下来了,自己却是轻轻叹了口气。

    人的心气就是这样的,黄岩县现在聚集了这么多的士子,自然是“文气荟萃”,再加上还有个做过翰林的讲学,老百姓的心气自然也就高了,别说他一个监生了,就算来得时当朝的进士,只怕这老百姓也不放在眼里了。

    这巡检司查人的速度果真不慢,前面一串儿人,也不过一会儿就查了个八成,商辂眯着眼睛,就看着一个人一个人地过,那些巡检司的弓手完全见不到别处的戾气,一副标准的公事公办的模样,便是对商人的钱货上下其手的举动,都不曾有过。

    这明显不正常嘛。

    大明朝的特色是重农抑商,换句话说,就是对商业课以重税,当然了,这个税率官方的文件上是看不到的,它体现在各个关卡上面,过一关抽一次税,别说是寻常的小本买卖了,就是换成大买卖的商家,一般也是玩不起的。

    要不然每年漕船夹带的私货都那么多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