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一章 计较(上)-《正统天命》


    第(2/3)页

    “全赖陛下洪福,朝中诸位鼎力相助,宏不过是侥天之幸,得了些许功劳。”焦宏十分谦虚地笑了笑,小心翼翼地看了杨溥一眼,咬咬牙,终于开始试探外朝对杨尚荆的态度了,“况且,杨少詹事在南方立备倭衙门,统筹浙南沿海三府之水军,操练新军,更新战法,乃是真正剿倭之人,宏当年上书设立的备倭都司,却是断然没有这般能力下海剿匪的。”

    备倭都司嘛,主要是“备”,不是“剿”,当然杨尚荆的备倭衙门也是“备”,不过后者是个怪胎,基本可以不列入讨论范围内,毕竟谁也想不到,前脚还特么是个翰林,后脚到了浙江,立马就成了杀神了?

    杨溥听了这话,就知道对方有点儿动真格的了,于是他微微一笑,苍老的脸上似乎绽放出无穷的光芒,便是脸上的皱褶里面,都充斥着笑意,他举起茶杯来,轻轻抿了一口,看得焦宏就是一愣。

    这是要端茶送客?自己也没说什么啊。

    手扶着座椅,虽然屋里的火盆升的不算旺,可是焦宏的脑门上依旧出现了汗水,他知道,论起来,现在对外朝用处最大的,不是他焦宏,而是杨尚荆,后者虽然地位、声望还不行,但是借助特殊的身份、作用,不能亲自下场和他掰腕子,却可以有人帮他掰腕子。

    而帮他掰腕子的人里,就可能有面前坐着的现在正统朝的文人双璧之一的杨溥。

    就看杨溥放下茶盏,哈哈笑道:“老夫如今年岁大了,身体比不得从前了,便是从这喝茶一事上,早年三五盏茶水勉强可以解渴,如今有个一盏半盏,便足矣了。”

    听着这话,焦宏的大脑开始飞速转动了起来,开始综合分析杨溥所说的话,碾碎老了,喝茶少了,大概的意思就是,他的官职已经是位极人臣了,少保、礼部尚书两样,每一样拿出来都是大明朝最拔尖的那一撮,最不起眼的内阁大学士,却是可以参与国朝机务。

    不过浙江备倭一事的功劳,可不是杨溥的,而是杨尚荆的,杨尚荆现在虽然年轻,但是上升的空间还是有的,而且是大大地有,换而言之,这茶水里的寓意,如果落到杨尚荆的身上,便不再适用了。

    况且,杨尚荆身边还有一大票南京的勋贵跟着混饭,这功劳就如同锅里的肉,谁不想伸筷子下去多捞几块?

    把这太师椅扶手的右手微微用力,焦宏看着对面的杨溥,脸上的神色恭敬,眼中的神色却多了一些凝重。
    第(2/3)页